大家好,关于制陶绝技传承出现危机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tyanjiu.com讯】有位诗人在赞美黑陶时写道:沉思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静美在泥水与火焰的拥抱中,呼吸在远古与未来的跳跃中,升华在理智与情感的撞击中……黑陶文化作为一种地域性文化,有其独有的地域文化特征,是华夏文明最早的源头之一,但它又有超越于一般地域文化的特征。
我国的造型艺术始于陶,史书载:“神农作瓦曰陶。”宋应星在其所著的《天工开物·陶埏》对陶器工艺有这样的概括:“水火既济而土合。”
安徽省潜山县痘姆乡自古以来就有“皖西南陶瓷之乡”称谓,据潜山县志载:痘姆生产陶器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就有名气,《新唐书》载,舒州同安郡(今潜山)的“土贡、酒器”在朝廷占有一席之地,其中陶瓷酒具三年一贡,唐代大诗人李白曾赞道:“舒州杓(陶器酒具)力士杓,李白与尔同死生。”
在痘姆乡一间低矮的土坯棚里,一位制陶艺人,将一块偌大的黄泥团,堆砌在水泥板上,用手不停地揉捏,将泥土里的杂质剔除,经过不断揉捏的泥土,制成的陶坯细腻平滑,将捏制好的黄泥团放置在飞速运转的陶车上,通过制陶艺人双手的拿捏和控制,不到几分钟便神奇地变成了一个陶罐的泥胚,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象一团黄泥瞬间变成一件巧夺天工的艺术品。
痘姆乡政府所在地旧称“马道头”,又叫“窑头”,地下沉积了大量优质的红黄黏土,非常适合制作陶器和砖瓦,据附近的薛家岗遗址考古发掘考证,痘姆制陶的起源可追溯到6000多年前,痘姆陶瓷以黑陶为主,黑陶的制作过程比较复杂,大体需要14道工序:找土-晒土-碾末-备料-揉泥-除杂-摸底-接坯-晾干-上釉-晾全干-进窑-成品-出窑,一般制作一件成品陶器需25天左右,这样烧出来的陶器具有黑如漆、明如镜、硬如瓷、声如磬四大特点。
如今的痘姆乡生产的主要产品是陶器,有米坛、咸菜坛、酒坛、砂锅、水缸、花钵、古乐器等十余个品种,虽说痘姆制陶发展迅速,技术不断更新,高峰期制陶厂家发展到100多家,陶器从业者近万人,但纯手工作坊无法与机械化生产抗衡,产品销售萎缩,这给传统工艺造成不小的冲击,使许多身怀绝技的制陶艺人纷纷改行,正因为历史悠久且全为手工制作,2008年,痘姆黑陶制作技艺被列为省级非遗项目。
现在,整个安徽省纯手工制陶也只剩几家,痘姆目前仍坚守传统工艺的不足50人,且都在50岁以上,由于手工制作陶器时间周期长,工序多且复杂,技术要求高,劳动强度大,收入低,致使当地许多年轻人不愿传承学艺,致使传承千年的制陶绝技出现了严重的传承危机。
用户评论
这篇文章内容真让人担忧啊!传统的文化艺术传承问题真的太严重了,希望能引起更多人关注和重视。特别是《制陶绝技》这种宝贵的技能,应该尽力保护下来!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为一个热爱中国文化的年轻人,看到《制陶绝技》面临危机真的很伤心。这门古老的艺术难道要失去传承吗?我们是不是该想办法传承下去?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记得小时候去看过一次手工制作瓷器的展览,那时的工艺相当精湛!如今看来,《制陶绝技》真的越来越少了。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其实很多传统手工艺品都面临着同等的危机,不是只有《制陶绝技》。年轻人对这些传统的兴趣似乎越来越低了。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本来想学一學《制陶绝技》,奈何现在找不到合适的老师和课程。看来这份古老的传承真的非常脆弱啊!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制陶这种艺术不仅是技能,更是文化的传承。我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人传承下去,让这门绝技继续发扬光大。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中提到的危机具体应该是什么呢?希望能多一些细节介绍,这样才能更深入地了解问题所在。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做个客观的评论,《制陶绝技》的出现和传承的确面临着挑战,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很多努力保护这种传统文化的行动。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年轻人应该多了解一下传统文化,学习一些传统的工艺技术。这样才能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啊!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现在很多人都追求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可能对传统手工制作不太感兴趣了。这就是《制陶绝技》传承出现危机的其中一个原因吧?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政府和一些组织能够加强对传统技术的保护力度,为喜欢学习传统文化的人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平台。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如果要推广传统文化,应该让它更加现代化,年轻人更容易接受。也许可以尝试结合网络、科技等新元素!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制陶绝技》的魅力在于它的独特性和艺术性。 或许可以通过一些更吸引眼球的方式来宣传它,比如举办一些大型展会或比赛?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倒是觉得现在社会对手工制作越来越重视了!许多年轻人开始重新探索传统技艺,包括《制陶绝技》。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为消费者,我们也可以通过购买手工制品来支持和鼓励传承者继续坚持下去!让他们的创作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和支持。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