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anjiu.com讯】会展的盈利性之于会展蕴藏无限商机,会展的公益性指一些文教、司法、政治类会展具有公益性的社会效益。
1.会展的盈利性
据有关数据显示,会展业利润率在25%左右,属于高收入、高盈利、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被喻为“无烟产业”。
1999年以来,香港每年参观展览的人数达407万人次,展览业本身收益为15亿港元,酒店业收益高达126亿港元,占第三产业总收入的59%,餐饮业收益635亿港元,参观展览的人士在香港的商店总消费达27亿港元,占零售业总收入的12%,云南昆明举办的“1999世界园艺博览会”期间接待游客1000万人次,同期云南省旅游总收入就达115亿元,同比增长44%,中国广交会长盛不衰,展位总是供不应求,一个标准摊位甚至卖出17万元的天价,来自上海旅游委的专家预测报告显示:2010年上海世博会参观人数将超过7000万人次,仅仅世博会门票、餐饮、旅游纪念品等的直接销售收入就将达到91亿元人民币,其中门票收入73亿元、餐饮收入9亿元人民币、饮料费收入4.5亿元人民币、纪念品销售额4.5亿元。
2.会展的公益性
政治宣传类展会有利于政令畅通,政通人和;司法展览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治安秩序;文体类会展可以丰富人们业余生活,科教类会展可以提高全民素质,公益性的社会效益不可谓不大。
鉴于此,我国一些地方政府采取财政投入或财政补贴的形式,将建设会展中心作为一种公益性事业来办,将其建设成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物。
会展活动也是实施终生教育的大学校,从传播对象看,它面向全社会不同层次,不同性别、年龄、职业、文化水平、习俗的广大群众,进行广泛的社会教育,用展会形式进行社会宣传教育,目的性强,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多彩,宣传教育对象集中、广泛,通俗易懂,老少咸宜,影响力大,宣传社会效果好。
用户评论
我觉得会展举办确实需要投入不少资源,但是能带来非常多的效益呢!不仅可以吸引游客、促进消费,还能给企业搭建平台交流合作,互相学习新技术和发展趋势。真是一个利利俱到的活动!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会展到底赚钱还是赔钱?很多时候取决于会展的主题范围吧!热门的行业或者新鲜的研究成果更容易吸引参观者付费入场,也能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虽然会展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商机,但如果只是为了追求单一的盈利目标,就可能忽略了它的公益性。比如一些科普类展览对公众的教育意义很大啊!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商业化的推广的确是会展常见的运作模式,但有时候过度商业化也让人觉得油腻啊!希望更多会展能够注重学术性和公共利益,而不是单纯地赚取利润!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参加过一些小型会展,感觉宣传力度不大影响了很多参与人数。大型的会展营销策略做得很到位吸引力十足,而且内容也比较丰富!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会展成本高得可以啊!场地租金、布置费用、人员费等等都相当不小,所以必须精准把握目标群体和主题才能实现盈利!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会展的公益性比盈利性更重要。一些知识普及类或者社会问题讨论类会展让人受益匪浅,即使不是以盈利为首要目标也一样具有价值!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会展行业竞争很激烈,很多都是为了抢占市场空间、争夺投资资源而举办的,所以盈利压力很大!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其实很多会展已经成功实现了盈利与公益性的双赢,比如一些科技类展会不仅能促进技术交流,还能为社会带来创新和发展!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会展的盈利性和公益性并不冲突,应该协调发展。例如,举办大型国际展览会可以吸引大量的游客,既能为当地经济带来贡献,也能提高城市知名度!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对一些会展的主题感到困惑,感觉过于虚假或者缺乏实际意义。希望更多会展能够注重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会展是人才和信息交流的重要平台,对于个人职业发展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参加过一些会展,发现很多都是重复性的内容,缺乏新意。希望未来会展能够更加创新有趣!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更多企业愿意参与慈善类会展,将部分收益用于公益事业贡献社会力量!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会展是一个庞大的产业链,涉及到场地、住宿、餐饮等等众多领域,可以说是一场促进多行业发展的盛宴!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会尽量选择支持有公益性或者环保主题的会展,为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未来会展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利用互联网平台和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打造更加精彩的展示形式!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