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到1978年11月初冬,这天下着阴冷的小雨;今陕西西安的泥泞小道上有一个没打伞,怀里揣个蛇皮口袋的年轻人格外显眼,他的目的地是陕西博物馆(今碑林博物馆)。来到博物馆大厅,整洁地面很快印上了一串年轻人的泥水印;年轻人要找博物馆的专家,还说带来了宝贝。
年轻人终于找到了“专家”,并开始拆解自己的蛇皮袋子;袋子很大,但年轻人掏出的却是个很小的布包,而且包得里三层外三层,看起来十分珍贵。终于,年轻人将布包完全打开,露出的是一块体型更小的“黑铜片”;年轻人说“这东西是从地里刨出来的,别人跟我说这里收文物,您看能不能给个价?”话说得很小心,年轻人脸上露出了几分紧张;这块东西说是“铜片”,却斑斑点点露出几分黑色,上面似乎还有文字。
这里还要说明一点,对考古有研究的朋友或许知道,陕西自古多铜器,再加现代考古的助推,七十年代“古董交易”就十分盛行;老陕西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比比皆是,因此“专家”看到年轻人带来的东西并不感到惊奇。“专家”仅是将铜片翻了几下,紧跟说“这种东西很常见,大街上到处都是”;专家的话让年轻人大失所望,还想争辩几句,专家已起身离开。
年轻人并未放弃,之后第二天、第三天又来了两次,但专家都说东西“很常见”,甚至要他他不要再来了;就在第三次被拒后,年轻人心灰意冷,随手把“铜片”往袋子里一扔,这就准备离开博物馆。就在此时,一个声音从背后响起“同志等一下,我能再看看你的东西吗?”说话的是博物馆的钱币专家“陈尊祥”,前几天他下乡征集文物,因此一直没和年轻人见面;这次他正好回来,还没喝口水就听说有人三番五次上门“骚扰”的事情。
陈尊祥一时好奇,这才留住年轻人,并提出再看看他的“铜片”;年轻人也不抱什么希望,既然专家想看,就再次从蛇皮口袋里拿出那件东西。公正地说,陈尊祥是“古钱币专家”,对青铜器不敢妄下结论;就见面前的是块发黑的铜片,样子像猫,又有点老虎的样子,表面锈迹斑斑露出点点金色的刻痕,好像是文字却又看不出究竟是什么内容。陈尊祥开始询问年轻人这东西的出处和来历;年轻人见这位专家很客气,天气又冷,于是就抱着茶杯开始说了起来。
年轻人叫杨东锋,就是西安本地人,家住山门口乡南沈家桥村;1975年,陕西进行平整土地运动,全村每家都要出劳动力,按工分计报酬,杨东锋是家里唯一劳动力。当时杨东锋和几个社员一起在村外的小土包上取土,无意间从土里挖出个青色罐子,里面就有这个“黑铜片”;当时罐子已经破了,杨东锋就只拿了“铜片”,想着回家给小侄子当玩具。
前面已经说了,杨东锋是家里唯一的劳动力,当时他这种情况很不占便宜,家里生活十分拮据;又赶上母亲生病,杨东锋愁得蹲在门槛上直挠头,此时,不懂事的小侄子在面前晃来晃去,手里还拿一件泛着金光的东西。杨东锋把侄子叫到面前,拿过他的“玩具”看了起来,原来是个铜片,上面还刻着“金字”;杨东锋眼前一亮,赶忙问这东西哪来的,小侄子说“就是你前两年送给我的呀。”
杨东峰这才想起是当年自己从土里捡到的,或许是小侄子在手里把玩久了,铜片表面的锈迹磨掉后露出了“金字”;杨东峰马上将“铜片”与文物联系在一起,如果能换点钱,或许就够给母亲看病了。再以后的事,前面已经提过了,三次被拒后,杨东峰说这些事显得颇有怨气;“古钱币专家”陈尊祥,听完杨东峰的讲诉后很是同情,尽管还不能确定“铜片”的价值,但还是拿出30块钱“买了下来”。
杨东锋带着钱高高兴兴走了,陈尊祥却陷入了沉思,最终决定找人重新鉴定一下;就这样,陈尊祥带着“铜片”找到文物专家“陈直”帮忙,几分钟的相对安静后,陈直兴奋地说“这可是千年国宝,你从哪得来的?”原来“铜片”看起来不起眼,但它可是历史、小说里大名鼎鼎的兵符,而且是千年前调动“虎狼秦军”的军事证明。
据《史记》、《资治通鉴》等史料记载,“秦军”带甲百万,但能调动他们的唯有皇帝和军队指挥官手中的两块“虎符”合并;换言之,皇帝单方面难以调动秦军,军队指挥官也不能单方面调动,只有两块“虎符”在一起之后才能让“虎狼秦军”征战沙场,某种角度看,“虎符”的权利和地位甚至超过了和氏璧做成的“传国玉玺”。再看如今这块“虎符”,长约.9厘米,高4.4厘米,虎形,耳朵还有“兵甲”两字;符面有错金铭文九行四十字“兵甲之,符右才,君左才杜,凡兴士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燔之事,虽毋会符行殹。”
对古文有研究的朋友或许已经翻译过来了,据《括地志》、《长安志》等记载,“虎符”为秦国军事最高指挥信物,分两块;一块在君王手中,称“右符”,另一块在军队最高统帅手中,称“左符”,当时秦国以右为尊。说到这,铭文内容大致也就明白了“凡调动50人以上的带甲兵士,杜地的左符就要与君王的右符相合,才能行动;但遇上烽火报警的紧急情况,不必会君王的右符”;再回到如今,当时两人又请来多位专家联合对“铜片”鉴定,并最终证实这就是两千年前驻扎“杜县”的秦军兵符,后世又称“秦杜虎符”。
目前考古发现的“虎符”有三块,除“新郪虎符”和“阳陵虎符”之外,今天的“秦杜虎符”堪称是迄今发现的最完整、最精美、铭文最多、最具价值的先秦虎符;透过这“半块”虎符,足以凸显“虎狼秦军”严格的军事管理制度,两千年后的世人,从“秦杜虎符”似乎也能感受“秦王扫六合”时的威猛霸气。或许正是这个原因,“秦杜虎符”虽然只有半块,但很快被认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这里也凸显出另一问题,秦杜虎符仅是“左符”,什么时候“秦王右符”才能重见天日,那时“虎符合璧”,或许会再现虎狼秦军的“大风歌”。
用户评论
这也太神奇了吧!我小时候玩的东西都不值钱,没想到一块小小的铜片就能这么牛逼。现在想想真是有点后悔啊。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专家真的会错过很多东西啊,要是他们不拒收的话说不定就会被发现了它的价值。 这种故事还挺让人唏嘘的。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讲道理,我小时候也拿各种小物件当玩具玩,但却没有像这位小朋友这样幸运。或许这就是命运吧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秦王虎符啊!这可是大清早听到就感觉气势汹汹,真是太酷了,这么珍贵的东西居然就被当成了玩具哇,不得不佩服孩子的想象力!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小时候玩的东西现在看真没啥价值,不过这个小孩太有福气了吧?这半块铜片换我估计还想着去卖废铁!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专家眼光也太窄了呀,要是没有这孩子的不经意间发现,可能这个“秦王虎符”一直都被人忽视啊,真是惋惜!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故事还是很有启示意义的,告诉我们不要轻易判断事物价值,很多宝藏都隐藏在平凡之处。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半块铜片?这也太小了点吧。专家们难道就没有一点发现它的特殊性吗? 难以置信啊!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小时候捡过一个旧邮票,当时还挺高兴的,但后来才明白它价值估计也不太高。 这孩子真幸运,小小虎符就值这么多钱!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说句实话,对于专家来说,可能只是从表面判断,这块铜片确实很普通啊! 要是他们有更细致的目光,或许就不会像现在这样错过了这个宝藏吧...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真是太不可思议了,一个玩具竟然被证实是秦王虎符。 这说明什么? 我们不能拿现在的眼光去看历史,也许我们会错过很多珍贵的东西!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要是换做我,估计也像这些专家一样错过了! 我小时候也很喜欢玩各种小东西,但并没有发现什么特别的价值...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孩子太幸运了! 一块半块的铜片就带给他这么大的财富,真是羡慕啊, 说不定以后还有更多有趣的故事被挖出来!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到这个故事不由自主想起小时候玩的不值钱的玩具,现在想想还真挺怀念的。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孩子们太聪明了,把“半块铜片”当玩具却能够得到专家认可! 真让人佩服孩子的智慧和幸运!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其实对于孩子来说,很多东西都是好玩有趣的,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需要价值很高才觉得有趣。所以家长应该放开心来,给孩子们更多自由选择玩耍的东西。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如果说这是一个偶然的机会的话,那么我认为这孩子的运气确实太好了! 我相信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只是需要一个机会去发掘出来!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