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的传说》深国之宝:黄檀

来源:
发布时间:2024-12-15 12:32:33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树的传说》深国之宝:黄檀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树的传说》深国之宝:黄檀以及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树文件

黄檀黄檀是我国海南特有的树种。是海南省的省树。它是落叶乔木,高可达20米,胸径80厘米。树皮呈灰色或灰白色。常生长于陡坡、裸露的岩石及干燥贫瘠的地方。它喜欢光。种植后两三年即可开花。

边材呈灰棕色或浅黄棕色,与心材明显不同。心材红棕色至深红棕色,有不均匀的黑色条纹。木材有光泽且芳香。木材纹理斜向或交错,结构细而均匀,非常重而坚硬,强度高。

现在,除海南外,广东、广西、云南、福建、贵州等地已引进。

黄檀的心材是红木中的顶级——香枝木,又称“黄花梨”。历史上曾被称为“花棕”、“紫檀”。

黄檀是原产于我国海南的特有树种。它是落叶乔木,高可达20米,胸径80厘米。黄檀紫檀之所以被称为国宝,是因为其木材的心材具有巨大的经济和文化价值。

一、“黄花梨”的由来及神奇材质

“黄花梨”一词的使用可以追溯到清代。据《清绪《清德宗景皇帝实录》记载,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六月,光绪皇帝颁布御批:“波托峪万年吉地正殿植木,除上、下下檐,仍按原估计,用南柏木。另外,其余的都计划用黄花梨木制作,统一起来。”但当时国力日渐衰落,清宫里没有那么多黄花梨,只好改成“涂上黄花梨木的自然颜色。”

有专家认为,古人所指的紫檀应该是黄檀属的黄花梨。后来,名称中添加了“黄”字,以区别于仍大量用于制作家具的所谓“新红木”。其实,古人所指的紫檀并不仅限于黄檀属,还包括紫檀属的紫檀。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引用唐代陈藏器的说法,棕榈树“出自安南、南海”。安南就是现在的越南,南海的范围更广,包括今天的东南亚国家。显然,它不仅仅是黄檀属的黄檀。另外,宋赵汝氏《诸蕃志》:“占城国贡紫檀”,明马焕《瀛涯胜览》:“连体国产紫檀”,清薛福成《出使日记续刻》:“锡兰林朵紫檀”。各种文章中提到的紫檀并不是黄檀属的紫檀,而应该是紫檀属的紫檀。据介绍,明清宫廷家具所用的红木也来自紫檀属和黄檀属。

黄花梨具有较高的密度、强度和硬度。黄花梨制成的家具可以使用数百年而不破损,成为世代相传的杰作。

过去,黄花梨一直是宫廷贵族、富商、名人的家具、工艺品和装饰的主要材料之一。如今也多用于制作高档家具、高档乐器、高档工艺品和高档建筑装饰材料,或供文人雅士使用。玩具配件、配件等以其木质特性、柔和的光泽和独特的香气而受到人们的青睐。

黄花梨的主要颜色不是黄色。明代李时珍引用唐代中医专家陈藏器的描述,黄花梨:“形似紫檀,色红”。《中国木材志》 佛手黄檀心材的描述是:“心材呈红棕色至深红棕色或紫红棕色。”紫红色的黄花梨因为比较华贵所以更名贵。

黄花梨的纹理呈倾斜状,如皱纹、波浪线或交错纹理。木材表面常出现因颜料分布不均而产生的黑色条纹。这些条纹可以形成各种美丽的图案。清曲大钧《广东新语》:“字可爱有鬼面,其多如浣熊斑点,又名花梨。老者写拳乐,幼者写直。结与花圆润如钱,大小交错,理劲浓密,极为珍贵。”黄花梨,有类似京剧花脸的黑色条纹,俗称“鬼脸”,极为罕见。

油性程度是决定名贵木材价值的重要因素。红木中,只有黄花梨是按油性分类的。《民国崖州志》载:“黄花梨有油葛、黄葛两种,油质者少见。”油梨,即油梨,油润,颜色深,密度高,其价值比普通黄花梨高很多。

B:皇帝要紫檀引起战争

黄檀心材作为名贵木材,历来都是进贡朝廷的贡品。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载:“广东布政使应说明:……红木十四节,每节重一百五十公斤……”

尽管每年进贡朝廷的黄花梨数量不是很多,但在历史上采收黄花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黄檀紫檀多生长于深山沟壑,采摘难度难以想象。而且,历史上,这些地方大多是黎人的领地,往往是不受“王法”管辖的。

明代古解《海槎余录》中记载:“紫檀……产于黎山,必由黎人所得。外人不知路,找不到,而黎人彼此不相容。” 《道光琼州府志》载:“山则有林深密林,两昼夜不见日出,或悬崖绝壁,毒泉雾气弥漫,有是没有办法通过的。”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明朝姬英随征南将军穆英前往海南平定叛乱。他通过调查将领事务来参与军事事务。后来他画了十五幅黎族风情图,其中一幅是关于海南花梨的。图中有诗云:“楠木紫檀出海南,黎人熟水运。明堂楼宇神供养,险溪惊涛愿侍奉。”诗后有小注:“能用楠木紫檀等树者,必有准备。其地处深洞石地,瘴气甚重,外人难以攀登,容易对人造成伤害,必须向黎族人借钱砍一棵树,必须要几个月才能长成,大家齐心协力把它推到山脚下的溪边。风大的时候,我们就做一个竹筏,绑在木筏上,一个人乘着筏子顺流而下,到了溪流陡峭的一端,就跳进水里。木头因水流的力量冲下来,发出声音,当水流稍缓时,水里的人往往会被树木击中而死。亦有树随水而不能运者,随水而至海者,不易运木也。”可见,当时如果砍黄檀,还是要冒着生命危险的。

砍伐黄花梨危害极大,黎族人民难以承受。有时他们以为皇上想用黄花梨来干我的事。你要黄花梨,你自己砍,别管我!因此,黄花梨事务经常引发官民矛盾,甚至爆发战争。

距今010-3万年前,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因黄花梨伐木爆发战争。黎族首领王振邦等率众起义,甚至袭击军营,杀害士兵。这场战斗持续了整整一年,才平息了动乱。看来,一小块黄花梨木,也能酿成大事。

从此,黎族是否采伐、运输红木,就成为黎族是否归化、服从的明确证明。

C:物以稀为贵,物价飞涨

黄檀的心材除了用作木材外,还可用作药材。《钦定八旗通志》载:“黄檀的心材可以代替黄檀。”黄花梨产品的加工残渣大部分被中药店收集作为黄花黄檀的替代品。此外,黄檀的心材还可制成沉香、沉香。黄檀黄檀油可蒸馏作为香料的定香剂。叶可制成茶叶、食品和饲料,花可制成黄檀茶。黄檀黄檀也是良好的蜜源植物,用其花酿出的蜂蜜是优质蜂蜜。

黄檀可用于绿化、美化城镇,也可制成盆栽观赏植物和盆景。它也是紫胶虫的寄主植物。紫胶可用于军事工业和各种工业行业。

几十年前,广东肇庆将全市行道树全部换成了黄檀。现在它不仅满足了人们遮阳、欣赏的需要,还积累了可观的财富。肇庆旧县衙内,有一棵直径70厘米的紫檀树。是清末民初一位县令所植。旧县衙的建筑现已消失,但这棵树却被保留下来,成了这棵树。是县令功绩纪念碑,也是城市的人文景观。

有人说,到了明朝,紫檀资源基本耗尽。但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出版的第《中国树木志》号记载:“红木,制家具用,长约十尺,直径一尺,每张五十元”。由此看来,即使在民国时期,黄酸枝的采伐、运输和销售也没有停止过,所以上述判断并不完全正确。

1949年以后,由于黄花梨家具、工艺品等产品长期被批评为封建资本主义颓废没落的生活方式,黄花梨变得毫无用处。因此,黄花梨的采收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

改革开放前,黄花梨主要作为药材销售,也作为香材出口换汇。据第《海南岛志》号记载:“当地黎族同胞曾将木材砍成50厘米长的一段,截去边材,制成沉香或沉香,由国家按斤收购,出口到东南亚使用。在制作佛香时。使用。”

因此,这一时期黄花梨资源的消耗量一般不大。

事实上,近三十年来,黄檀资源遭受了毁灭性的破坏。如今,海南几乎没有野生黄檀了。就连生长在悬崖峭壁上的黄檀也未能幸免。

近年来,由于人们对黄花梨的重新认识以及市场经济遵循“物以稀为贵”的原则,黄花梨在我国家具行业、工艺美术行业和文物收藏行业中的声誉不断飙升,其收藏价值也不断提升。价格暴涨。

2018年7月20日,海口市一棵枯死的海南黄花梨树起拍价为189.9万元,拍卖价为264万元,折合每公斤新鲜心材5187元(黄花梨树成交价保持不变)自古以来都是按公斤计算价格的)。

中国林科院木材标本馆陈列着一株黄檀红木标本,直径30厘米,高2.04米。估价1500万元,折合每斤5.2万元。

D、疯狂的非法采伐和广泛种植,都是因为它的珍贵。

黎族同胞以前并不把黄花梨视为如此珍贵的物品。清代李调元在《中国木材志》中引《南越笔记》:红木“骊山人以为俸禄”。海南人除了用来生火外,还用黄花梨做房梁、桥板、农具,甚至制成猪槽、案板等器皿。

据海南东方市的村民介绍,20世纪80年代,那里的人用黄檀心材来烧蚊子,卖到5毛钱一斤。

黄花梨真正在海南流行起来,是近30年的事。如今,海南几乎人人都不知道黄花梨的价值。

由于它们很珍贵,被盗和砍伐的情况时有发生。

海南省林业局在20世纪60年代种植了200亩黄檀,但近年来全部被非法砍伐。中国林科院海南试验站曾经有一棵黄檀树。行李箱上完全钉满了用于驾驶卧铺车的路钉,这样窃贼就无处可寻。然而,这棵树还是在一个漆黑大风的夜晚被毁掉了。偷偷地剪掉。车站内另一棵红木树的主干上布满了水泥管,树干的上部还缠着铁丝网。旁边有一个警卫室,还有一个特殊的摄像头,但这仍然不能阻止小偷爬进去,把树头砍下来。

一些市民和村民还在自家的红木树上安装了防盗措施,有的甚至养了狼狗专职看守。

因为它有价值,所以有人偷窃,也因为它有价值,黄檀紫檀的种植引起了世界各地的关注。

种黄檀就相当于种黄金。以海口拍卖264万元的黄檀紫檀为例。已有60年历史,平均年价值4.4万元。如果一亩地种20棵树,每亩平均年产值88万元。

海南省不失时机、顺势而为,将黄花梨定为省树。

据测算,海南省红木种植总面积达8万亩。例如,如果一英亩土地上有20棵黄檀树,那就是160万棵树。以海口拍卖的一株黄檀264万元的一半计算,60年后将是2万亿元的资产。

现在,除海南外,广东、广西、云南、福建、贵州等地已引进。据介绍,仅云南西双版纳就种植了40万亩红木。

有人担心黄檀是否是海南特有的植物。如果移植到岛外其他省份,一定能够种植出合格的黄花梨。

位于广西凭祥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于20世纪70年代末从海南尖峰岭引进了数种黄檀紫檀植物,并将其种植在岩石缝隙中。现在这些黄檀紫檀植株已经长成一棵大树了。从这些树上采集的样品来看,心材呈红紫色,充满油脂,香气浓郁。确实是上品黄花梨。

事实上,在其他省区种植黄花梨时,只要方法正确、温度适宜,都可以种植出合格的黄花梨,不会出现“生在淮南的橘子长成橘子,长出橘子”的现象。淮北将成橘”。

现在,预计全国黄檀种植面积将不少于60万亩。这些种植的黄檀将形成巨大的社会财富。

关于作者

李云坤,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任林业部科技司副司长、原国家林业局科技发展中心主任、造林绿化管理司副司长。从事林业工作40余年,熟悉珍贵树种培育、森林经营、红木产业、生态产业、森林旅游、森林保健以及中国古典家具的造型、结构和文化表达。

现任中国林产工业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林产工业协会红木分会顾问、中国林业工业联合会杜仲发展促进会会长、中国林产工业联合会杜仲发展促进会顾问。中国林业工业联合会森林医学与健康促进会.

(尹乐乐编辑)

用户评论

留我一人

真的没想到这种木材居然是来自中国的啊!一直以为黄檀都是东南亚产的,这“树木传奇”简直太酷了!有机会一定要看一看它的稀贵之处。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墨城烟柳

古色古香的东西总是很有吸引力,尤其是和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我觉得降香黄檀这个名字就很有感觉,让人想起历史悠久的文化底蕴。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无所谓

我听说过木材的价值很高,但没想过竟然会有这种“树木传奇”。这么珍贵的花纹也太漂亮了吧!如果能有一块用来做家具就好了,可惜我只是一介凡人...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凉话刺骨

这个文章写的真不错,把降香黄檀的历史和魅力都展现得很生动。希望以后能看到更多这样介绍中国宝贵的文化的文章。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琴断朱弦

虽然我对这种木材不是很了解,但“深国之瑰宝”四个字很有冲击力,一下子就勾起了我的好奇心。やっぱり中国古代文化让人着迷啊!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喜欢梅西

感觉这篇文章有点卖保险的广告文的感觉,把树木夸得天花乱坠,有没有实实在在的缺点?这么贵肯定不是每个人都能入手吧...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晨与橙与城

我对这种木材的应用兴趣不大,更喜欢一些现代的设计风格。不过“深国之瑰宝降香黄檀”这个名字确实很具有中国特色。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景忧丶枫涩帘淞幕雨

我有一个老爷爷收藏的木雕,看起来像这种降香黄檀,只是颜色有点暗淡了,想知道它是不是真的?希望这篇“树木传奇”能带给我答案...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情如薄纱

标题写得真吸引人!看来这段历史上的木材传奇非常有趣。必须好好了解一下降香黄檀的来历和用途。<br><span style="color: #FF0000;">如果这篇文章有图片就更好了,直观地看到这种“深国之瑰宝”岂不妙哉! </span><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清原

一直以来都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从这些珍贵的木材就可以感受到这种“树木传奇”的厚重历史。希望能够多了解和传承这样的中华文化遗产!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请在乎我1秒

这篇文章读起来很有质感,让我仿佛穿越到了古代,感受着那时的匠心所筑、技艺精湛的古物制作工艺。降香黄檀作为“深国之瑰宝”,一定意义上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寒山远黛

其实我个人不太喜欢这种传统的木制品风格,更觉得新颖的设计才是未来的趋势,不过不得不说,这篇文章确实让我对中国古代文化和艺术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仰望幸福

感觉文章内容比较单薄,缺少一些数据性和实证性的佐证。如果能加入更多专业的角度解读“树木传奇”,比如分析其独特的木材结构、影响因素等,会更令人信服!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娘子汉

个人觉得这种“深国之瑰宝降香黄檀”的价值应该体现在其文化传承和历史意义上,而不是单纯地追求经济效益。希望这类昂贵的珍品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并传达到後世!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揉乱头发

这篇文章让我更了解了中国古老木材的魅力,同时也意识到我们应该更加珍惜和保护这些珍贵的自然资源,让“树木传奇”继续留存在世间!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拥抱

虽然对这种木材的了解不多,但我对文章中的描述感到很有兴趣。希望能够有机会亲眼见证如此“深国之瑰宝降香黄檀”,感受其独特的魅力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颓废i

感觉这篇文章比较偏向于宣传,缺少一些客观的评价和分析。虽然介绍了降香黄檀的珍稀价值,但并没有深入探讨其实际应用领域或存在的一些问题。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本栏阅读

阅读最多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