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汉代时期玉器制造的种类特征
前面的系列课程中我们已经将战国时期的玉器制作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说明,这套系列课程的视频也是以前拍摄的,这次利用假期将授课文稿重新修改,免费发表出来。
因为目前玉器收藏市场存在一个非常不好的风气,就是自我认知的标准太过于宽泛,缺少愿意真正认真学习的人;古人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任何一个关于玉器鉴定欣赏的文字,只要是出于学术的研究和探讨,其实都值得关注和学习。
这样说的也不是为自己找理由辩解,我的文字发到很多平台,有时看到自己辛辛苦苦发出来让大家提升认知的文字或者视频,却被那些留言中的污言秽语所影响,很长时间都不想再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工作,《收藏趣话》的视频我坚持了两年半,现在也不太愿意做的一个原因就是这种无知的谩骂,可能我说破了一些道理,却触动了某些人以此谋生的“饭碗”,虽然我的留言中整体都是比较正面的,但是一颗老鼠屎有时坏的不仅仅是一锅汤,更多的是那种辛勤付出后的心情。
什么是观点很重要,讲别人的口水课和自我认知,自我提炼的理论传播差异是很大的。
有人甚至搞不清楚玉文化和玉考古文化的关系,说国内这么多专家学者还没有你的作用大?其实仔细看看我讲的内容,我是基于考古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历史文化和传统文化中跟玉器相关的知识做出更为大家所接受的论述,这些观点能够被大家认可,并且被社会舆论所传播,本身也就说明了问题。
基于以上的背景说明,我们再来学习古玉文化知识的时候就会发现,很多以前我们认知中觉得正确的观点,在实际的接触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就会发现,有些解读是存在着谬误的,甚至有很多的解读是完全错误的,例如在视频中我解读中国历史中四大名玉的说法,就有人反复纠正,非要让我承认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他认为蓝田玉根本不存在?而他的理论来自于那志良先生的图释,但是他忘了一个基本的原则,那志良先生四十年代底离开大陆去台湾以后,内地的考古事业也是不断的在发展的,蓝田玉的矿址是1978年发现的,不能拿着四十年代的书籍认知来指责现在的考古事实。
由于在我们的认知中,汉代是一个用玉铺张的朝代,所以目前我们可见的玉器种类就比较多。如果您只是作为普通意义上的收藏,有些出土的冥器,譬如九窍塞一般就不列入收藏的范围之内;今天的视频介绍了“古玉能否佩戴”的话题,就有人抬杠,“含蝉”不适合佩戴?的确,葬玉都不太适合佩戴,这也是我们玉文化知识欠缺的表现。
同时,在汉代时期,一些制作层次很高的生活用器、装饰玉器,由于其自身所具有的高端交易价位,又很难为一般普通收藏爱好者所接受,他们收纳的标准跟价格是有很大关系的。
因此,今天的课程内容仅就一般等级的汉代玉器藏品进行分类和说明,这样做并不意味着分类外缘的缺陷,只是站在收藏者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换种说法可能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
我们将汉代玉器按照其功能划分,分为四类,即礼器类、装饰器类、生活器类和葬玉类。
而礼器传统的说法实际上是有疑惑的,我们认知的礼器是指《周礼》中所规定的所谓“六瑞”,
实际从中国玉器的使用历史上看,几乎没有一个朝代与之相符合。
这就有疑问了,它们都不是一个朝代出现的物品,怎么共同使用?谁来把它们合并到一起的?这种说法正确吗?
我们知道,历史到了战国时期,已经彻底进入了“礼崩乐坏”的阶段,使用玉石材质制作的玉质礼器所剩无几。
到了汉代时期,玉质礼器还出现了畸形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从考古现场的挖掘中得到证实,汉代墓葬中玉璧一枝独秀,俨然成为这个阶段礼器舞台的主角。
而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的玉琮、玉圭等基本上隐退,即或略有所见,也属于灰头土脸,完全不能成为气候的附加物。
昔日的重要器物,牙璋在汉代时期的墓葬中根本不见踪影,商周重器玉琮在汉代的使用界限也被严重地异化,与我们传统认知出现了极大的偏差,例如在中山靖王刘胜的墓中,可以看到象征着传统祭地的重要器物--玉琮,却被套在死者的阴茎之上,要知道他下葬的时间可是在两千年前礼制社会,玉器的礼仪功能是神圣的,这样做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这绝不是滑稽的挑战传统宗祀礼教,而是儒学大盛的汉代时期,这样做对礼器重器玉琮的存在意义是无知吗?
如果玉琮的作用都被如此藐视,你觉得关于玉器六瑞的说法正确吗?虽然国内没有人挑战这样的权威论调,但是这样的考古事实又一次彻底颠覆了我们的认知。
用户评论
这篇文章看得我真是神清气爽!对汉代玉器我一直很感兴趣,但这方面的学习资料真不多见,特别是从文化的角度出发,深入浅出地讲解玉器的种类和特征,非常值得一看!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沉华老师的文章真的很有深度,尤其是对各种玉器材料和制作工艺的描述,让我对汉代文化和玉艺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篇文章让我想再去博物馆瞅瞅那些珍贵的文物了。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完这篇文章我才知道原来关于玉器知识还有这么多细节!以前总觉得玉器都是差不多的光泽,没想到每个种类都有自己的特点,这种细致的剖析非常有趣。<br>不过文章里提到的一些玉器名称我是第一次听说,希望能附上更多图例子,方便我们更好地理解。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篇文章最大的优点在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复杂的概念,对普通人来说非常友好,不用费脑过度就能感受到汉代时期玉器的魅力。<br> 虽然我很喜欢文章的观点,但希望以后能更多地谈论玉器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故事,这样更能引发读者的共鸣。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题目让我有点好奇,我印象里玉器不就是用来佩戴装点的吗?没想到还有这么多细致的分类!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为对汉代文化的爱好者来说,这篇文章非常有价值,沉华老师的研究成果真是令人佩服。文章对各种玉器的种类和特性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特别是对玉器的用途和象征意义的讲解让我受益匪浅。<br>不过我也希望能看到更多图示来辅助理解,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一直觉得这种文风有点枯燥乏味呀,太学术了点,普通人很难读进去...我还是喜欢那些充满故事性的文章。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沉华老师的文章写得真好,让我对汉代玉器的种类和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文中提到的这些工艺真的让人眼开拓界!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汉代玉器真是太美了,我一直很喜欢那种古朴厚重的感觉。这篇文章也让我更加深刻地感受了汉代玉器的文化价值,它不仅仅是一件工艺品,更是一种文化传承。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于一个没有学过历史的人来说,这篇文章可能有点难懂。希望作者能加入更多图片和简短的解释,这样更容易让人理解。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玉器这种东西我一直没有想法,觉得都是差不多的光溜溜的东西。原来还有这么多种类啊!这篇文章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非常喜欢文章里提到的汉代玉器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那些故事听起来很有意思也很让人感慨。 希望以后能看到更多这样的文章,深入挖掘中华文化的精髓。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写的不错啊,但我觉得对于一些基础的知识比如“琢玉”的概念来说,可以多解释一下,让没有接触过这类知识的人也能读懂。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沉华老师一直都是我最喜欢的历史博主!他的文章不仅专业还很生动有趣, 每次看完都能学到很多新东西。这次的文章让我对汉代玉器的种类和特点有了更深层的了解,真的是太赞了!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认为这篇文章对汉代玉器的介绍比较全面,包括了材质、工艺、用途等多方面的内容,非常有参考价值。希望以后能看到更多关于不同朝代玉器文化的文章。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文章有点过于专业化,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可能会比较吃力。建议作者可以加入一些更通俗易懂的解释和例子,让文章更加吸引人。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说实话,我本来以为这篇文章只会谈些表面上的工艺,结果没想到会深入到玉器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故事,让我眼前一亮!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对汉代文化很感兴趣,这篇文章让我对汉代玉器有了更直观的了解。但是我觉得文章的结构可以改进一下,比如可以按年代或用途分类,这样更加方便阅读和记忆.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