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坐落于陈家祠内,成立于1959年。
陈家祠(匾额“陈氏书院”)落成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是清代广东各地陈姓宗亲在广州共同修建的宗族祠堂。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家祠融会了岭南地区木雕、砖雕、石雕、陶塑、灰塑、铜铁铸造、绘画等多种建筑装饰手法,被誉为“岭南建筑艺术明珠”,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装饰最精美的祠堂式建筑。
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藏有各类珍贵文物和现代工艺精品2万余件(套),其中国家级珍贵文物近3000件(套),是广东省收藏明清以来广东民间工艺精品最丰富的艺术博物馆。
馆内藏品数十件,各具体系、各具特色,是石湾陶艺、广瓷、牙雕、粤绣、广州木雕、砖雕、石雕等各类技艺的载体,涵盖了广东省内所有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工艺门类。
01
场馆概况
--- 陈氏书院 ---
陈氏书院由曾任翰林院编修的陈伯涛等48位东莞陈姓绅士发起创办,始祖为“汉太丘太祖”。广东各县陈姓宗族,只要缴纳一定数额的会费,即可加入陈氏书院,并将祖先牌位供奉于陈氏书院神位,宗族子弟到广州应试或办理各种事务时,均可在陈氏书院居住。
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起,陈英川馆、陈世昌馆在广州西门外莲园街、荔枝湾浮水塘、恩龙里口等地购置房产共计36600余平方米,兴建陈氏书院,至光绪二十年(1894年)落成,历时七年。
陈氏书院民间又称“陈氏宗祠”,虽以书院命名,但其功能主要以祭祀祖先、宗亲联谊为主,也为陈家子弟到省城求学、应考、应诉等提供临时住所。陈氏书院建筑装饰精美,充满浓郁的岭南民俗文化气息。早在19世纪末,陈氏书院就被拍摄并制成明信片,成为访华外国人对中国社会状况关注的见证。
德国建筑师恩斯特·伯施曼(Ernst Boerschmann,1873-1949)在考察中国古建筑时(1906年至1909年间)用照相机拍下了陈氏书院的面貌,并在其所著的《中国建筑艺术与景观》(1923年出版)和《中国建筑》(1925年出版)中对其进行了介绍;日本建筑师森清太郎在其所著的《岭南纪生》(1922年出版)中也将其作为岭南建筑艺术的典范加以记录。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陈氏书院改为陈氏实业学堂,定期举行春秋祭祀。1915年,广东公学扩建校址,迁入陈氏书院继续招生办学,并扩建小学。1926年,陈氏书院成为黄埔军校步兵军官团部分官兵的驻地。
1828年至1935年,私立“广东体育学校”在陈氏书院办学。1935年9月至1937年,改名为私立“华南体育学校”。抗日战争时期,广州沦陷,陈氏书院停止祭祀活动。抗战胜利后,在此办学“文范中学”和“聚贤纪念中学”。
1950年,广州市政府在陈氏书院创办“广州行政干部学校”。1958年1月1日,广州市文化局接管陈氏书院。1959年,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在此成立。1988年,成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更名为“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
陈氏书院历经百年沧桑,至今仍是一座经久不衰的艺术宝库,以独特的艺术魅力为世人瞩目,2002年更以“古刹余香”入选“新世纪广州八景”之一。
--- 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 ---
广州民间工艺博物馆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400平方米,由数座院落连接大小不一的19栋建筑,形成以中轴线为主线,东西配殿,外有厢房的严谨对称布局,具有“三进深、面阔五间、九堂六进”的岭南建筑特色。
陈家祠之所以成为广东民间工艺美术博物馆,主要得益于“三雕、三塑、一铸铁”。“三雕”是指门口的石狮、石鼓;左门两边墙上嵌的砖雕,左为“水浒聚堂”,右为“柳青降狼驹图”;门口四面大屏风上的木雕(包括浮雕、透雕等)。陈家祠内随处可见木雕,斗拱、横梁更是陈家祠木雕艺术精细的具体体现。
“三塑”是指陈家祠屋顶上随处可见的彩塑、灰塑和陶塑。“一铸”是指陈家祠内精湛的铸铁工艺。博物馆收藏历代各类民间工艺美术品和文物1万余件(套),分为陶瓷、织绣、雕刻、杂件四大类。馆内收藏明清以来广东石湾窑艺术陶瓷4000余件,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很多都是精品。
--- 石雕 ---
陈家书院的石雕多采用优质花岗岩。花岗岩耐腐蚀、耐酸、耐风化、耐风雨,是岭南建筑中最常用的建筑材料。陈家书院的基座、台阶、挂带、墙裙、柱基、檐柱、牌坊以及檐柱上方的月梁、斗拱等,都是用精雕细琢的石雕,尤其是那些经受日晒雨淋、风蚀的部位,大多是用精雕细琢的石构件。
石刻的装饰题材非常丰富,有的以花果瓜果为装饰题材,并赋予其一定寓意,如牡丹象征富贵,菊花象征高雅,竹子象征骄傲,葫芦、石榴、葡萄象征多子多孙等;有的以瑞鸟瑞兽为装饰题材,如狮子、大象、老虎、巨鱼等,这些动物题材不仅形象生动,而且被赋予特定的文化内涵,如龙、凤、麒麟象征吉祥平安,鹿、鹤象征长寿,鱼、鼠象征多子多孙等;题材中还有神话传说,如“麻姑祭寿”、“田忌接生”等,也有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如“苏武牧羊”、“曾子杀猪”等; 此外还有以吉祥图案、吉祥物为装饰题材,展现出中国吉祥文化的独特魅力。
--- 砖雕 ---
陈氏书院砖雕为广东砖雕的经典作品,主要装饰在檐墙、廊门、山墙等处,数量庞大,规模宏大,多为当时番禺县的黄南山、杨建庭、李碧珠和南海县的陈照南、梁成、梁进等著名工匠所雕。
这些砖雕主体为浮雕,部分部位采用透雕、圆雕、镂空等多种手法雕刻。远看层次分明,线条起伏,光影分明;近看人物形象清晰可见,动静栩栩如生。在阳光的照射下,可以感受到其黑、白、灰等色彩和表情的丰富变化,体现了砖雕艺人的深厚功力。
陈氏书院正面外墙上有6块大型砖雕,犹如6幅大型水墨画镶嵌在青砖墙上,十分典雅壮观。其中,《刘庆降狼驹》砖雕描绘的是北宋骁将刘庆降伏西夏猛马“狼驹”的情景,共描绘人物40余个,构图巧妙,形象逼真,雕刻细腻;《梁山会英雄》砖雕描绘的是《水浒传》中晁盖、林冲等众多英雄人物齐聚会英雄殿的盛况。整个画面雕刻精细,人物造型各异,栩栩如生。
院内檐上共有26块砖雕,题材广泛,既有“姜子牙拜将”、“群英会”等历史故事,也有“喜鹊登梅”、“龙凤呈祥”等吉祥图案,还有岭南瓜果蔬菜、“盘昌”、“古钱币”等符号,以及卷轴纹、仿古纹饰。檐上砖雕还以西方宗教中可爱的小天使为主题,既体现了西方文化对民间砖雕艺人的影响,也体现了他们灵活多变、天马行空的创作风格。
02
基本显示
---岭南传统建筑装饰艺术---
岭南传统建筑文化源远流长,受自然环境、生产生活习惯的影响,因地制宜,具有夸张、明亮、宏伟的视觉效果。
祠堂、庙宇、民居等建筑装饰手法多种多样,从木雕、石雕、砖雕到嵌瓷、灰塑、陶塑;从神话传说、历史典故、吉祥图案等传统题材到岭南风光、河海水产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图案,无不体现着岭南地区的风土人情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陈家祠被誉为岭南建筑装饰艺术的明珠,常设展览采用场景、实物、视频、虚拟展示等手段,展现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建筑装饰艺术,希望观众通过近距离观看,体会到岭南传统建筑艺术的博大精深以及保护传承的重要性。
--- 岭南民间艺术 ---
岭南工艺历史悠久,千百年来,岭南人民凭借优越的地理条件和巧手,创造了技艺高超、境界独特的多种工艺品,成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精美的岭南民间工艺是博物馆的收藏重点,也是基本陈列的重要组成部分。除展示珍品和工艺表演外,“岭南民间艺术一”展览展示了岭南地区的木雕、贝雕、龟甲雕、橄榄雕、玉雕、镶嵌瓷器、泥塑、泥塑、香雕、贝饰、漆器、银器、珐琅、端砚等类别;“岭南民间艺术二”展示了刺绣和象牙雕刻。
展览涵盖多种珍贵工艺,涵盖珠三角、潮汕等不同地域的文化民俗特色和装饰艺术传统;既有大规模生产的实用物品,也有大师的艺术杰作;既体现了就地取材、物尽其用的丰富材料,也展示了雕、塑、绣等精湛独特的立体、平面装饰技法。
---老广州家居展---
这里陈列着中国“清式家具”三大派系之一的广式家具。“老广州家居展”严格按照老广州传统家居布局形式展示,主卧、会客室、书房、拜堂室乃至自梳女(即终生不嫁、常三五成群居住的妇女)的房间,都在这里被再现。凳子、椅子、桌子、床、书桌,甚至痰盂都各得其所,让人仿佛走进了清代、民国时期的广州家居。
--- 民间工艺品 ---
民间工艺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千百年来,岭南艺人就地取材、顺应自然,使得传统民间工艺门类多样,题材广泛,趣味盎然,兼收并蓄,深受上流人士和普通民众的喜爱。
收藏、研究、展示岭南民间工艺是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的重要职责,博物馆除了展示民间工艺珍品,更希望让观众了解其工艺特色和工艺流程。为此,博物馆与广州市工艺美术总公司合作,定期邀请不同类别的工艺师来馆进行现场表演,为向公众普及民间工艺知识、传承和振兴传统民间工艺做出贡献。
03
收藏珍品
--- 石湾陶器 ---
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共收藏石湾陶器3300余件(套),是国内收藏石湾陶器最多的博物馆。藏品釉色丰富,造型多样。有明清时期著名石湾制陶大师潘玉树、克松、黄炳、黄固桢、陈伟言等传世之作,也有当时一些名店如南师堂、祖堂居、粤彩正记等的作品;还有刘川、庄嘉、刘泽棉、廖洪标、梅文鼎、谭昌、曾良、潘柏林等近现代石湾制陶艺人的大量作品。(民国石湾窑“潘玉树造”青花釉里红《贵妃醉酒图》陶器摆件)
--- 广州瓷器 ---
广彩是广州釉上彩瓷艺术的简称,其特点是构图严密,色彩浓艳,气势磅礴,犹如万条金丝编织白玉,又称“织金彩瓷”,在中国釉上彩系列中独树一帜,自成风格。2008年,广州彩瓷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博物馆藏品广式瓷器达400余套,内容丰富多彩,年代跨清初至近代,完整记录了广式瓷器历史发展的变化和艺术风格。(现代广式彩绘幽冥瓷)
--- 广州象牙雕刻 ---
该馆藏有广州象牙雕刻品200余套,有精美绝伦的象牙球、巧夺天工的象牙舟、以小见大的象牙微雕、栩栩如生的圆雕、隽永隽永的浮雕、精湛绝伦的镂空雕、巧夺天工的镶嵌拼接,是广州象牙雕刻品藏品最丰富的博物馆之一,其中不乏名家杰作,从中可以一窥广州象牙雕刻工艺昔日的辉煌。(1992年象牙雕刻《龙的传人》54层象牙球)
--- 粤绣 ---
馆藏粤绣300余件套,从品种、工艺、纹样等方面,全面记录了清代至今粤绣文化艺术的发展历程和艺人的智慧;馆藏潮绣200余件套,既有传统的潮绣、抽纱绣、锦绣绣品,也有近代至今的工艺品和生活用品。(晚清广州金绣龙凤雀纹方巾)
--- 广州珐琅 ---
博物馆藏品金属珐琅工艺品丰富,共计150余套,其中大部分为广州生产的珐琅器,既有宫廷专用的精品,也有民间作坊出品。制作工艺以画珐琅为主,有掐丝珐琅、錾刻珐琅等。这些作品造型多样,纹饰华丽,工艺精湛;用途广泛,涉及陈设、祭祀、生活等多个方面;不仅再现了当时生活的细节,也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外文化的融合。(清乾隆掐丝珐琅寿星碗)
---广州出口风扇---
16世纪,中国折扇开始传入欧洲,并受到追捧。为满足欧洲市场的需求,中国以广州为中心,制造了数量惊人的各式各样、令人眼花缭乱的扇子。这些外销扇子的材质多种多样,有象牙、玳瑁、黑漆贴金、银、贝壳做扇面或扇骨,也有用纸、丝绸、檀香木等做扇面的,反映了当时市场的流行品味和潮流变化。
博物馆收藏了近60套外销扇,这些扇子材质多样,从清代至民国,从中可以了解到当时的制作工艺和特点。(清代象牙纸人物园林图折扇)
--- 剪纸 ---
博物馆收藏潮汕、佛山剪纸1600余套,大部分为建国后创作,既有传统题材,也有新时代特色题材,反映出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形象。(潮汕徐文锦铜版画《西厢记·十里亭》)
--- 潮州大悟泥塑 ---
大屋泥塑是广东潮州的传统手工艺,起源于南宋末年,清光绪、民国初年达到鼎盛,形成色彩艳丽、造型逼真、艺术感染力强的独特风格。采用雕、塑、捏、贴、刻、印、彩等多种技法制作。作品以戏曲故事人物、脸谱、人物画像、儿童玩具、神佛形象等为主要内容,形象生动,栩栩如生。
该馆共收藏大吴泥塑30余件(套),其中以戏剧为题材的艺术形象最为精美逼真,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潮州大吴泥塑《王茂生饮酒图》摆件,1960年代)
--- 潮州枫溪瓷雕 ---
馆藏枫溪陶瓷600余件(套),品种丰富,涵盖艺术陶瓷、日用陶瓷两大类。著名作品包括陈忠明、林鸿熙、吴金富、王龙才、叶竹青等众多艺术家的作品,充分展现了广东枫溪陶瓷丰富多彩的艺术风格。(1971年枫溪雕白玉菊花瓶)
--- 潮州木雕 ---
潮州木雕与东阳木雕、黄杨木雕、龙眼木雕并称为中国四大木雕,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潮州木雕主要用于建筑装饰、器物装饰、家具装饰、案头装饰等,经精雕细琢贴上纯金箔后,显得富丽堂皇,尤以巧夺天工的透雕技艺而闻名。博物馆藏潮州木雕作品600余套,种类齐全,是博物馆收藏本土化程度最高的门类之一。(清光绪潮州金漆木雕博古花鸟纹盒)
◇ 本文部分资料来自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越秀出版社等。
◇ 本文未标注图片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结尾 -
用户评论
哇!这组铸铁工艺品的图片真的太美了,我以前就知道广东民间手工艺出名,没想到铸铁工艺居然这么精致。每件作品都充满了细节和故事感,好想亲自去博物馆感受它们的魅力!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到这些精美的铸铁工艺品,仿佛穿越回了历史的某个年代,感受到老一辈工匠的技艺传承!真佩服他们娴熟的制作技巧,每一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真是个宝藏,收藏了这么多的优秀工艺品给我们欣赏,让我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一直很喜欢铁艺制品,这种铸铁就尤其赞,质感很特别!希望能有机会去实地参观一下这些作品,了解更多关于铸铁工艺的知识。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博物馆真是个充满奇迹的地方,这里不仅有古董文物,还有许多精美的艺术品等待被发现!期待下次有机会再去参观!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说实话,作为一名工艺爱好者,我对这组图片有点失望。铸铁工艺制品确实很古朴,但一些图片拍得糊糊的,细节看不出来,感觉博物馆在宣传上做的不够完善。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曾经参观过一座关于冶金和金属工艺的小博物馆,他们的铸铁作品比这些更加惊艳!希望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可以借鉴一下其他博物馆的经验,提升自己展出的艺术品质量。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于那些不了解铸铁工艺的人来说,图片可能看起来比较单调乏味。希望能提供一些更生动的介绍和讲解,让更多人感受到铸铁艺术品的魅力。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也需要创新一下展示形式,不要总是局限于传统的图片展示,可以用VR技术或者其他互动方式,让参观者更加沉浸式地体验铸铁工艺的魅力。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为一名摄影爱好者,我觉得这些图片缺少一些艺术感,光线和构图都显得较为平庸。希望博物馆能在摄影上更加用心,拍出更震撼人心的照片。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总而言之,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的收藏品值得一看,但是现在的展示形式还有待提升。我相信只要博物馆不断完善和创新,就能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学习传统文化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最近很喜欢逛博物馆,特别是关注一些介绍民间工艺的展馆,这种铸铁作品很有历史底蕴呢!期待下次去广东看看这批真品。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为一名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年轻人,我非常感谢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对于这些手工艺品的保护和传承。看到这些精美的铸铁制品,让我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魅力无穷!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虽然我只看到了图片,但这幅作品的精致细节也足以证明了制作者的专业水平,真希望有机会能够亲自去博物馆参观这些珍藏品!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小时候就对铁艺制品很感兴趣,现在看到这些铸铁工艺品的照片,又勾起了一些回忆,感觉它们像一位老旧匠人的故事,讲述着岁月流逝的痕迹和手工制作的魅力!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真是个宝藏啊!以后有机会我一定要去参观这些栩栩如生的铸铁艺术品。我想亲眼感受它们的质感和历史年代感,感受一下老一辈匠人的智慧和巧夺天工的技艺!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组照片让我更加想去学习一些关于金属工艺的故事,了解背后的文化传承和制作技巧。真想有一天也能亲自到博物馆看一看这些铸铁作品,去体验它们的独特魅力!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真是个好地方,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艺术价值。希望これからも能够持续举办一些精彩的展览,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华文明的魅力!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