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茶文化纸币背后的魅力,以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tyanjiu.com讯】以“茶”和“丝绸”命名的“中国丝茶银行”及其发行的纸币鲜为人知,众所周知,银行一般都是以组成机构或设立所在地命名,比如:“中央银行”、“农业银行”、“广西银行”等,然而民国十四年出现了以“茶”和“丝绸”这一具体的物(商)品名作为货币发行银行名并发行专用特种纸币,这在钱币史上是极为少见的,下图所示就是一张“中国丝茶银行”发行的“伍圆”券纸币。
“中国丝茶银行”是由天津巨绅张子青筹建、以发展茶叶丝绸生产经营为宗旨的专业性商业银行,总行设在天津,早在18世纪,南方的茶叶就通过水陆运到天津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茶叶批发商相继涌向天津贩茶,对天津茶业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由于茶叶生意红火,钱币不够流通,1925年6月15日成立了“中国丝茶银行”,相继发行“壹角”、“壹元”、“伍元”、“拾元”四种面额的代茶币券应急,其货币主要流通于华北地区。
这张“中国丝茶银行”发行的“伍圆”券纸币,票幅为160×83毫米,红黄色,网状花边,4个角印有斜向中心的“伍”字,中间上方自右至左的“中国丝茶银行”6个字成弧形醒目呈现,左右两旁是编号,正中带边框的椭圆形里是一幅采茶图,背面是裹丝图,椭圆形左右两旁均竖写“伍圆”字样,外加青灰色网状花边,再在两旁竖写字体略小的“天津”两字,“采茶图”下面自右至左横向有“凭票即付国币伍圆”8个字,“凭”字后面有“丝茶银行”方印,“圆”字前面有方印“总裁之章”,再下面网状边框正中自右向左留白横印“中华民国十四年”,背面图案简洁,全为外文,底边中间位置印有“1925.6.15”银行成立日。
茶不仅是我国的国饮,自古以来也是我国商业贸易中的重头产品,中国的“茶”和“丝绸”在古时甚至可以充当商品交换的中间等价物,相当于钱币的作用,“丝茶券”纸币的产生是我国深厚的中华文化特别是茶文化孕育的结果,同时“丝茶券”的出现又丰富了我国茶文化的内涵。
用户评论
这个话题太独特了!我一直对茶文化很有兴趣,现在又有特殊的“纸币”结合在一起,这感觉简直不可思议…要快去看看文章详细介绍一下啊!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茶和钱?这两种东西可真是不同的两回事,不知道它们之间有什么神奇的连接呢?期待读完文章探索这种“魅力”。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纸币是历史记忆的载体,用这种方式展现茶文化还挺创意的。但我更喜欢传统意义上的茶叶收藏啊,毕竟能喝上真正的茶香才是享受嘛。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这个标题很有深度,肯定能够让我领略到不同于以往的茶文化的魅力!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要真是介绍那些带有茶文化元素的纸币,那我可是相当感兴趣了…我收藏了一些特殊的古钱币,不知道有没有与茶文化相关的?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只想问问,这些“纸币”是真的可以用在日常消费吗?要是真能用的话,那太酷了吧!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有点好奇这种纸币的制作工艺和材料是怎么样的,是不是有特别精美的图案呢?期待文章里能详细介绍一下。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听起来好有趣啊!茶文化本身就很让人着迷了,再增加一些收藏意义的纸币元素,这个组合简直不能太棒。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会不会有些矫情呢?仅仅是带有茶文化元素的纸币就能称之为“魅力”?还是缺少一定的实际价值吧。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种结合方式挺创新很有想法,能拉近古钱币和茶文化的距离,促进互相了解。但要把握好节奏,不要过度营销或者脱离实际,才是最重要的。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更偏爱传统的茶具和茶叶品鉴,这种新奇的“纸币”形式,感觉有点像炫耀式的消费...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这篇文章能提供一些专业的知识解读,比如那些特殊设计的“纸币”背后有什么故事?还有关于其价值是如何被评判的呢?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真想见识一下这些茶文化纸币究竟有多美!文章里一定要有图啊,期待看到它们的精美图案和细节设计。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