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电竞融入元宇宙,LGD发行数字藏品:市场机遇还是泡沫陷阱?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在凯文·凯利《科技想要什么》一书中,最后一部分讨论的是“方向”——走过信息化之后,科技的需求目前指向了数字化:现实世界什么样,我们就有能力把它在计算机的世界里存储成什么样,相对于信息化以人为主以机为辅,数字化的表征则是以机器为主以人为辅
因此,当元宇宙概念的多米诺骨牌被悄然推倒,如今的现实世界似乎被撕开了一道口子,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新事物,和与之相关的一系列商业现象,其中就包括数字藏品。
2021年12月21日,LGD电子竞技俱乐部在红洞数字藏品(下称:红洞数藏)平台发售进军元宇宙的第一个数字藏品系列——LGD纪念版系列徽章。
图|网友提供截图
距离正式发售还有两天,不少玩家已经开始“摩拳擦掌”。他们围绕徽章的样式、发行数量等情况进行“估价”。这款徽章统一售价25.9元,他们估的,是其日后的升值潜力。到了12月21日当天中午,有人备好了加速器,有人甚至开玩笑要跑到信号塔附近准备开抢。“还得先有邀请码才能抢,也太难了。”
这个场面似乎与任何一个限量产品发售现场无异,但不同的是,出售的并非是徽章实物,只是一张图片而已。上线不到半分钟3154份全部售罄,冲上微博热搜榜,一定程度上连带着平台背后的公司也受到热议。
公开资料显示,红洞数藏的底层技术正是来自一家杭州区块链企业——趣链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趣链科技)。
根据天眼查信息,趣链科技目前已完成Pre-A、A、B、B+、C五次融资。并且,在C轮融资过后,公司表示正式迈入行业独角兽行列。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融资中,领投机构为知名基金公司易方达。另外,跟投机构银宏基金也“来头不小”,其背后是投资“老炮儿”龚虹嘉带头。后者此前一直对硬科技投资保持高度热情,20年前对海康威视的天使轮投资,曾为其带来超20000倍(中途有减持)的回报,一度被视为创投圈“神话”。
数字藏品究竟为何能让资本集体“上头”?对普通玩家来说,在泡沫和奇观背后,一件虚拟艺术品本身的吸引力究竟在哪里?这些虚拟的,只能用手机查看的藏品,与他们个人生活而言究竟有着什么样的互动关系?笔者与红洞数藏上几位玩家聊了聊,试图分析一下这个站在风口上新市场。
一个值得补充的细节是:目前在红洞数藏上发售的数字藏品定价大都在9.9或19.9、25.9元。
“数字藏品基本上是年轻人在买单。”来自温州的张弛(化名)透露,在自己所加入的数字藏品交流群中,很少看到有人年龄超过35岁,其中超过半数是95后。
谈及年轻人对数字藏品有如此热度的原因,张弛表示,其中一部分把这个作为一种理财方式,这些人同时也经历过“炒鞋”、“炒手办”等,现在的新风口就是数字藏品。
图| 受访者提供截图
张弛告诉笔者,群里的男女差异同样非常明显。“大部分群里的男女比例为七三开,甚至一些极端的群里男性玩家占到了80%。”
由此可见,女性用户对数字藏品并不感冒,即便它们早已在公众眼中变成了某种收藏品或者理财产品。
“我加入的一个千人QQ群里,靠前的省市包括了北京、上海、广东、山东还有浙江,可以说,要么一线(城市)要么沿海(城市)吧”其实不难理解,经济发展水平和受教育教育程度,决定了年轻人能否接触到NFT这一概念。显然,沿海地区具备“先天优势”。
刚刚“入坑”几个月的张弛始终对没抢到LGD限量徽章的事情耿耿于怀。他告诉笔者,彼时蚂蚁链用户数才几万,“非常好抢”。他分析道“以后用户越来越多,藏品的发行量可能会大幅增加,到时候前面抢的,就是稀有品了。”
不仅如此,张弛还认为,这种数字藏品价格比较便宜、技术操作门槛也较低,不像国外的NFT,还需要用虚拟货币购买。对张弛而言,数字藏品给他带来了一种较亲民的收藏机会。
“所以庆幸我有数字藏品”。作为互联网发展下成长的一代人,1990年生的张弛很快就接受了数字藏品概念,“如果你真的去买实物古董,还需要一个专门的收藏空间,还要担心受潮、被偷、保养的问题,真实的文物藏品还得有知识储备门槛——你会担心买到假货,而虚拟藏品都没有这种烦恼。”
与张弛同在一个微信玩家群的小乔(化名)幸运地抢到三款LGD徽章,正好可以兑换一枚LGD的绝版实体徽章。不过他倒不是电竞爱好者,这是第一眼觉得徽章具有科技美感。最后他把实体徽章送给了一位LGD的粉丝朋友,自己留下了数字藏品。
一件人人都能下载观赏的图片,到底有什么花钱购买的必要?小乔对笔者解释道,“它是有不可分割性的,它有数据,能证明这东西是你的,这就像房子的一张房产证。”
图| 小乔的虎猫佣藏品
小乔告诉笔者他挑选藏品一般先看发行数量(看珍稀度),另一个就是看眼缘,以及背后的文化价值。
说起自己的宝藏藏品,小乔话语中满是抑制不住的兴奋,那是一款由湖北省博物馆授权推出的“越王勾践剑”数字藏品。
“一点开,这个东西就会显示出你的名字”,这种“证明”,给了他一种像收藏真实的文物一样的快感,它源自一种人类最原始的占有的欲望,“你拥有了它,就跟它和它背后的古老历史、英雄人物,都建立了一种联系。”
目前,他拥有40多个藏品,平时闲下来的时候,他会打开红洞数藏或者蚂蚁链,放大、缩小这些藏品,观看细节。如果是3D作品,还可以旋转观赏。通过3D技术,人可以极近距离地看到一把3D“越王勾践剑”上的纹路、宝石、刻字,“差距仅仅是无法触碰而已”。
夏星(化名)是NFT的老玩家了。
在公共区块链平台“以太坊”上,他拥有3、40个NFT,在支付宝数字藏品平台上,他则拥有近60个。他在广州一家游戏公司做程序开发,作为一名互联网技术爱好者,刚接触区块链时,他就注意到了NFT资产。
目前,他买的最贵的NFT价值1个以太币,他入手时,1个以太币相当于1千美金,现在,币价已经涨到4千多美金了。在一家全球最大的NFT平台上,他也和公司的美术同事一起做NFT(同事画图,他来铸造),定价很低,在0.02到0.05以太币左右。
夏星表示,在以太坊上,人们最关注的通常是那些动辄售价上百元人民币的作品,比如“加密朋克”系列,相比之下,他和他的民族趣味的作品毫不起眼。
图| 币安智能链上的“Captain of Mars Ecosystem #001”(001号火星船长)
“大部分数字藏品买手只是隐约知道一些NFT的概念,还知道数字藏品能让他们赚钱,这对一些习惯了单线程行事的人来说似乎已经足够,”夏星对笔者说道,“国外那些像素作品在中国是没市场的,之前国内大多是跟风,外加链的容量还没跟上。所以数字藏品这个品类是最好的,比那些像素画文化价值高出太多。但切忌玩成艺术品交易,真那么玩会被圈子里的人玩得渣都不剩。”
路透社也曾援引分析人士的观点认为,作为新兴事物,元宇宙也面临诸多风险,比如资产泡沫。
图| 受访者提供截图
万物皆可NFT,不过技术从来都不是稀缺品。
“刻意的炒作背后或许还暗藏着洗钱、非法集资的风险,技术和艺术可以并存但不应互相替代。”
管理专家吉姆·柯林斯(Jim Colins)在《从优秀到卓越》一书中,曾提到过飞轮效应:“无论最终的结果有多么伟大,从优秀到卓越的转变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绝不是做对了某个奇迹事件最终就产生了指标。它一定是不断推动一个沉重的巨轮,一圈圈旋转,最终终于产生突破,自己开始转动起来。”
虚拟世界的浪潮,也如同飞轮一般——不断转动着、一浪高过一浪地翻涌着。
根据分析师威利·胡(Willy Woo)搭建的预测模型:到2025年,数字资产的用户数量可能会达到10亿人(相当于2005年的互联网用户数量),互联网渗透率将超过20%,这将使得数字资产有望正式跨越鸿沟,进入早期大众阶段(见下图)。
图|网络公开资料
因此,关于炒作问题,业内人士高林(化名)有着自己的理解,“实际上对于NFT市场而言,由于制作NFT并没有任何限制,任何人都可以创作NFT,所以说NFT创作成本还是比较低的,市场能真正炒作起来的NFT必然有其炒作存在的价值。而且并不是所有的NFT都能炒作的,因此NFT的炒作是有区分的。”
高林表示,同样在现实世界的艺术品等藏品的炒作其实也是一样。比如名人作品和有一定时代历史的作品在市场上有较高的炒作价值,而大部分普通人或水平较低的作品则没有相应的炒作价值,炒作价值也应当是市场化的。
“赛博朋克之父”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说过:“未来已来,只是尚未流行。”。
因此当我们谈论赛博世界时,我们谈论的不该只有“炒作”和“泡沫”,这就是未来世界,而未来也不该是一无是处的。
在夏星看来,史蒂芬森的最大贡献在于:他在《雪崩》中描绘了元宇宙美好的部分,并且想象了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景象。(小说的结局是中二的主人公在元宇宙里创建了一家安保公司,专门维护这个世界的秩序。)
图| 雪崩里描述的Metaverse
商业金融新闻网站Real Vision的创始人Raoul Pal也曾谈到这一点,他认为,年轻人们正在想的,是“如果你不能赢得比赛,那就改变比赛规则”。他这样形容美国已经迈入30岁的千禧一代年轻人,“现实中的他们负债累累,他们比过去70年里任何一个时代的30岁年轻人都要穷。这些年轻人都被我们(年长的、社会规则的制定者)辜负了,当他们可以制定自己的规则时,他们为什么要遵守我们的规则?”
诚然,张弛、小乔、夏星他们是一群投机者,一些年轻人,一群有信仰但没有承担风险能力的人们,对于新鲜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他们都对180天后,转赠放开后会发生的变化一无所知——但至少,即使“亏了”,损失也极低。事实上,这种抢购藏品的体验为他们带来的,既有社交货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一种简单、原始的收藏快感——就像集邮一样。
不可置否的是,飞轮效应已经显现。
据《华尔街见闻》2021年5月13日报道,以太币已突破5000亿美元的市值里程碑,一度攀升至5050亿美元,排名升至全球资产第14位,一路超过金融巨头摩根大通(4800亿美元)和Visa(4960亿美元)。
这一年,比特币曾一度超越特斯拉,以太坊则超越了摩根大通。
尽管如此,依然有无数人认为他们是骗局。
用户评论
我记得小时候就玩电竞了,看到现在变成这样感觉很感慨,以前只是娱乐,现在能进元宇宙真的太厉害了!LGD这手操作我觉得很棒,说不定未来还能在游戏中拥有自己的虚拟场地和身份呢!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说割“韭菜”也是有道理的,这数字藏品的价格挺高的感觉像是在卖收藏意义吧。不过作为老玩家来说,看着自己喜欢的战队进军元宇宙还是蛮期待的,希望这种数字化发展能让电竞变得更酷炫!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很多年轻人现在对电竞比我们那时候更专业了,看得出来LGD这方面做的很努力,把数字藏品和游戏的结合也思考得很深。当然,未来还得多看实效才能说这是星辰大海还是割“韭菜”,我有点期待这个故事的结局!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是不太懂元宇宙这东西的,感觉就是炒概念罢了,LGD要是真的想做电竞发展,不如把更多资源投入到队伍训练和赛事上,而不是搞这些噱头性的东西。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现在很多公司都想着进军元宇宙捞钱,LGD这么大一家战队也不例外吧?数字藏品确实挺新奇的,不过我个人觉得还是游戏本身才最重要!希望LGD不要为了追求潮流而丢了本心!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说实话我对LGD这波操作有点看不懂,感觉就是想跟着元宇宙的风潮蹭热度而已。 作为粉丝 我更希望他们能把精力放在比赛上,而不是搞这么点儿没必要的概念东西。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玩虚拟数字藏品有什么意思?不如想想怎么把 reales的游戏体验提升起来啊!我觉得LGD这波操作有点方向感错了,现在年轻人越来越不喜欢那些虚假的东西。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以前也以为电竞未来的发展就是比赛本身,没想到居然还能进到元宇宙!感觉LGD这波玩的很有意思,而且数字藏品说不定以后还能变值呢? 至少我现在觉得比炒虚拟货币要靠谱得多!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元宇宙还只是概念阶段的东西吧,现在搞这种数字藏品是不是有点早了?我觉得LGD如果想在元宇宙方面有所作为,应该先把游戏内容和体验做好,而不是先推出一些没啥实质意义的产品 。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到LGD的这个动作,感觉电竞行业真的要变了!以前是看比赛,现在应该是沉浸到游戏的虚拟世界里了。我觉得这是个很好的发展方向,让人更加关注电竞文化本身。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为一名电竞爱好者,我很期待LGD在元宇宙方面的表现。也许未来我们可以穿上VR头盔,和LGD队员一起打游戏,成为真正的“选手”!希望这只是一个开始,让电竞游戏变得更加有趣和真实!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很多年轻人的消费观念确实发生了变化,他们更喜欢这些虚拟品类的东西,所以LGD发售数字藏品也有一定的市场基础吧。 不过作为老玩家,我还是更希望那些经典的比赛和选手能得到更多关注。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其实我感觉元宇宙这玩意有点像以前炒概念的3D游戏一样,现在大家热情高涨,但未来未必会有明确的产品形态出现。 对于LGD来说,还是专注于赛事和内容本身更重要!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LGD做数字藏品很可能是为了开拓新的收入来源吧?毕竟电竞这个行业本身也很容易受市场影响。 但是我希望他们不要把注意力全部放在这方面上啊,还要坚持原创游戏和优质比赛才行。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如果LGD的数字藏品能真正为玩家带来什么体验的话,我觉得这波操作就相当成功了!比如,拥有特定数字藏品可以解锁一些游戏隐藏内容,或者与选手互动等等。 现在这个宣传还比较匮乏,希望LGD能多多展现这些东西!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感觉这是一个很好的尝试!虽然我不是很懂元宇宙,但我相信LGD一定是在积极探索新的未来道路。 如果他们能把元宇宙和电竞赛事结合得更加紧密,也许会创造出全新的娱乐体验!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LGD这波动作很有想法,但现实情况总是复杂很多。 首先要看数字藏品的市场反馈如何,然后还要考虑元宇宙技术的发展速度,还有就是LGD本身的实力和资源是否能够支撑长期发展。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