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千年古刹报国寺 二环内最后的文物商店将恢复原有的面貌的问题,以及和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报国寺位于广安门内大街的北侧,宣武医院在它的东侧,如果坐地铁的话,北京地铁7号线广内大街站下车就到了。
报国寺最早建于辽代,但是规模很小,而有寺无额,俗称小报国寺。到了明代初期整个寺庙早已经破败的不成样子了。直到成化年间,皇上的小舅子、周太后弟弟周吉祥看破了红尘,决定抛弃凡尘,剃度出家。于是皇家就在小报国寺的基础上,批了钱粮扩建寺庙,但那个时候叫做“慈仁寺”,周吉祥也如愿做了和尚,并担任了主持。
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北京城大地震,报国寺的大部分建筑都给震塌了,直到乾隆十九年(1754年)才得以重修,这个时候寺庙正式改名叫做“大报国慈仁寺”,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报国寺。
如今的报国寺的建筑均围绕着中轴线建立:
1997年复建的报国寺山门,面阔3间、五檩硬山顶,前出廊。随后是第一进殿,也是昭忠祠的山门。报国寺的昭忠祠是在庚子事变后,从台基厂搬迁过来的。昭忠祠山门面阔5间,殿前放了一对儿石狮子,然后在东西两侧摆放了趺石碑各1通。
昭忠祠的后面是天王殿,面阔3间,七檩悬山顶,东西两侧都有配殿。第三进殿为报国寺的大殿,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殿前建有砖石的月台,东西两侧都有配殿。第四进殿为后殿,面阔5间,七檩悬山顶。后殿左右建有朵殿,面阔各3间,七檩硬山顶。后殿东、西两侧建有配殿,形制与朵殿相同。
最后一个进殿也是最重要的大殿,原为毗卢殿,高36级,阁外环饰游廊,清代已毁。现尚存明宪宗御制建寺碑和清代御制重修报国寺诗碑
另外明末清初的大家顾炎武先生,在顺治十五年后(1658年)到京,就住在报国寺内。顾炎武去世后,许多友人和名士都来报国寺祭祀,于是在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由当时的翰林院编修何绍基、张穆等集资,在报国寺顾炎武生前居住的西小院修建了顾亭林祠,几经风雨,如今已经修缮一新,保存完好。
有着悠久历史的报国寺内,有“三绝”闻名于世:一为双松,二为毗卢阁,三是阁内的一座窑变观音。
据传寺内大殿前的两颗松树是当初辽代建寺的时候栽种的,这两颗松树在明朝的时候是个非常有记忆的地标,每当有人出广宁门的时候,都喜欢在这两棵树底下设宴饯别。此为报国寺的第一绝。
报国寺的第二绝就是后院的毗卢阁,重新扩建后的毗卢阁,是当时北京的一个制高点。根据明朝的《帝京景物略》记载,当时登上毗卢阁,不仅仅庙内看清楚了,远到卢沟桥的京畿美景都可以看到。
至于报国寺的第三绝则是当年万历李太后下旨供奉在报国寺内的一件窑变观音。这件窑变观音就在毗卢阁的前面,观音像高尺余,宝冠绿帔,手捧一梵字轮,系神宗时景德镇瓷窑所贡献,为旧京八宝之一。
报国寺作为文物市场特别是古旧书市来说,早在清朝初年就已经形成。当年报国寺的庙会在北京城里就算有一号的。当时的庙会是逢五就有,每到这个时候,殿前、廊下书摊相连,许多著名的典籍在这里都可以淘到。
久而久之,报国寺也就成为了宣南文人墨客常常光顾的地方,像清朝著名的时任王世祯也是这里的常客,当时戏称,如果想求见这位王大人,就踏踏实实到点来报国寺,准能找到。所以他的好友,《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就写诗记录此事:“弹铗归来抱膝吟,侯门今似海门深。御车扫径皆多事,只向慈仁庙里寻。”并特意注上: “渔洋龙门高峻,人不易见,每于慈仁寺购书,乃得一瞻颜色。”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报国寺成为了北京最大最早的文化、文物交流中心,与潘家园相比,这里更像是“北京土著”聚集地。直到1997年,报国寺收藏市场正式成立,什么是古董字画、铜钱邮票在这里都有。当然来这里一个是为淘到好东西,另外也为了爱好者们交流聚会。
当年报国寺最为又名的是玉器、钱币,据说当年这里是全国钱币最大的集散中心,而且好东西据说还不少,一叶窥秋,这里的一举一动可以影响到全国。所以当年也有“周四报国寺,周末潘家园”的说法。2015年,报国寺全面升级,从地摊走进房子也种类齐全。但说实话,条件好了,可能缺少了淘的乐趣,人气也大不如从前。
作为全国重点文物的报国寺,也希望借着这次变化能够重回自己的寺庙本身,多一些宁静,回归属于它自己应该有的功能。
乘车线路:乘5/109/6路在牛街路口西下车即可到达。
自驾线路:北京城区出发,沿广安门内大街(辅路)行驶约50米,右转进入报国寺前街,行驶约100米,右转进入报国寺东夹道,行驶约150米即可到达。
答: 老北京确实有很多古色古香的文物商店,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都面临着关闭的风险。近年来,一些政府部门和民间组织开始关注这些传统的文物商店,希望能够保护它们的历史文化价值。比如,除了报国寺附近的这间老店之外,还有一些藏品珍贵的珠宝玉器店、古董家具店等,散落于胡同深处或古老街道上。不过,许多老店的经营者往往是老人一代,面临传承的问题,也导致了这些老旧宝库的命运不稳定。
150 人赞同了该回答
答: 报国寺作为一座千年古刹,本身就拥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而它的文物商店则记录着北京老城的风貌和生活气息。如果该商店长期关闭会影响到人们了解北京历史文化的途径,也将失去一个感受传统文化韵味的场所。此外,该商店是很多游客和收藏爱好者寻访珍贵物品的理想之地,其关闭也会带给文物商贩和游客带来一定的损失。
273 人赞同了该回答
答: 报国寺文物商店的恢复对传承中华文化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可以作为一座展示传统工艺和历史文化的阵地,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了解古代中国的文明程度,从而增强人们文化底蕴和认同感。同时,它还能为热爱古董的人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促进古董收藏的健康发展。
199 人赞同了该回答
答: 对于这些老旧文物商店来说,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更新装修很重要。应该保留文物商店的历史底蕴和风格,突出传统文化氛围,但也能适当地融入现代元素,让它更加符合当下的审美需求。同时,还要注重陈列方式的变化,更加吸引年轻游客前来探索,比如可以结合新技术展现文物背后的故事.
76 人赞同了该回答
答: 希望老张能够在经营过程中坚持以传承文化为己任,并吸引更多年轻人了解传统文化。他可以尝试举办一些有关老物件的展览、讲座等活动,将这些宝贵的历史珍品与大众互动起来。同时,也可借助网络平台进行线上展示和宣传,扩大文物商店的影响力,让更多人关注这些值得传承的精神财富。
181 人赞同了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