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揭秘颐和园藏玉器:探寻其精湛琢制工艺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揭秘颐和园藏玉器:探寻其精湛琢制工艺以及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从颐和园藏玉器来看,琢刻技法有阴刻、浮雕、透雕、圆雕、镂空、刻字等。在玉成器过程中,还有一些特殊的装饰手法:
1.嵌百宝,将中国传统宝石如玛瑙、水晶、青金石、翡翠、绿松石、碧玺、珊瑚、蜜蜡等雕成动植物及文字等,组成吉祥图案,镶嵌或粘贴于玉器表面(图1)。
图1
2.阴刻文字或图案填金。文字有御制诗及款识。书写御制诗的有乾隆时期的名臣王杰、赵秉冲、黄钺、和珅。款识有“乾隆年制”“乾隆御制”“大清乾隆仿古”“子冈”等。文字的刻写有手刻和机砣两种。手刻技法是先勾勒出文字的轮廓,然后用尖利的金属工具在轮廓内刻划,由于玉料硬度大于刻划工具,故十分费力,遗留有很多出刀、毛刺和留白的现象(图2)。机砣则没有上述现象,字体工整,笔画流畅(图3)。
图2
图3
3.染色,也称烤色。是在原本没有颜色或颜色不佳的玉器上,使用有机染料人为模拟籽料天然皮色或古玉旧色的做法。颐和园藏玉有不少玉器表面上的局部红色即为染色(图4)。
图4
4.遮绺,将玉料表面有裂纹的地方雕刻成岩隙石缝、树干等形象,巧妙遮掩玉料的瑕疵。另外还有配座、配盒、配穗等。
清代宫廷玉器主要的生产地是苏州、扬州和清宫造办处。苏州的琢玉工艺有着悠久的传统,技术基础十分雄厚,特点是用料精良,雕工娴熟。明清以来,以阊门为中心,在专诸巷和吊桥一带,兴起了200多家琢玉工场,琢玉工匠近千人,形成了独立的行业。苏州琢玉业最盛时,沙沙琢玉之声昼夜不停,毗户可闻。扬州琢玉业以琢治山子等巨型玉器而闻名天下,所雕之器构思新颖,设计严谨,气势奔放,别具一格,充分体现了扬州玉工出色的创造力和高超的技艺,也奠定了扬州琢玉业在琢玉史上所占的特殊地位。清宫“造办处玉作”的主要任务,是对原有玉器的改作、刻款、镌字以及玉器的烤色,配盒、盖、座、穗等。
苏州和扬州琢玉业的空前繁盛,造就了一批身怀绝技的玉匠,其中代表人物是明代晚期极负盛名的治玉高手陆子刚。在传世的明清玉器中,有一些刻有“子刚”或“子冈”款的玉器,这类玉器构思奇巧,制作精致,成为人们所喜爱的珍品。这“子刚”与“子冈”就是陆子刚。颐和园藏玉有一件明代“子冈”款兽面纹龙耳白玉簋(图5),款识与台北故宫藏明代“子冈”款玉竹节式臂搁相近(图6),对研究陆子刚作品款识及断代有一定的价值。
图5
图6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颐和园藏玉中,既有古玉,也有仿古玉。古玉中有史前时代的玉璜、汉代的玉璧,以及宋、元、明时期的器物。仿古玉如汉式双周纹饰玉璧,该璧为清仿之物,但乾隆视之为“器则实周遗”(图7),反映出当时仿古和鉴赏的水平。
图7
用户评论
看完这篇文章我才知道原来玉器的制作工艺这么复杂!那些精美的纹饰和造型都是用这样巧妙的方法雕刻出来的吗?我也要去颐和园看看啊!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话说颐和园藏着这么多珍贵的玉器,那肯定要花了不少钱才能买回来吧?这些技艺传承至今也是很不容易的,太让人敬佩了!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以前看过翡翠雕刻工艺视频,当时就觉得很难想象能做到这么精细。这篇文章里介绍到的技艺简直厉害到爆,尤其是《堆刻》和《透雕》,真的太美了!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玉器确实是国宝级文物啊,每一件都蕴含着古老的文化底蕴。希望这些珍贵的工艺能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下去!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内容还是比较专业,让我了解到了一些基本的玉器琢制工艺。但我觉得图片再多一些会更好,这样更容易直观地看到不同技法的效果。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说实话,我只知道翡翠是贵重玉器。这篇主要是介绍玉器的制作方法吗?感觉有点枯燥啊,能不能更生动形象一点?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了这么多琢制工艺,感觉自己也想要学起来!不过这需要很长时间的练习和积累吧?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些古代匠人的手艺真的太了不起了!他们把这么平凡的玉石雕刻成这样精美的作品,真是让人叹为观止!希望现在也有年轻人愿意传承这种古老技艺。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讲道理,我倒是更感兴趣于那些历史背景和背后的文化内涵啊。这篇文章感觉有点局限于技术介绍,缺乏深度思考。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玉器真是太精美了!尤其是那件《镂雕花瓶》,简直是艺术品!我一定要去看看它的真身!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还想去了解一下这些玉器的出处和历史价值?文章里怎么没有提到这些呢?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其实玉器除了琢制工艺之外,还应该考虑材质、颜色等因素。一篇比较好的文章应该是全面解读玉器的制作和欣赏吧!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我更了解了中国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学习古人的技艺和思想,对我们有很大的启迪!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要保护好这些珍贵的文物,不能让它们消失在时间的长流之中!希望以后还能看到更多的历史遗迹和艺术宝藏!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现在很多假玉器都是采用新式的技术制作出来的,感觉和真品的工艺已经很难分辨了。我们应该加強鉴别知识和警惕性,不要受骗!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介绍得挺详细的,但我更倾向于看一些实例,比如那些著名的玉器的名称和其背后的故事。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学习这个技术真的需要天赋吧?普通人根本没可能做到这么精细!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很欣赏那些对传统文化传承保持热情的年轻人,我相信他们会把中国古老的技艺发扬光大!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