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中国收藏的外国顶级文物是无价的。,以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2.埃及国宝——古埃及石拓片
古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埃及文明大约形成于7450年。古埃及文明虽早,但因古阿拉伯帝国的入侵,于公元639年左右结束。其历史传承因遭到破坏而中断。除了著名的金字塔遗迹留下的历史证据外,可用的考古数据很少。
上图所代表的石碑拓片是极为珍贵的史料。图中的汉字铭文是万庆大臣段方所为。
签名加盖公章。
据说,1905年,清朝派出五位大臣赴欧美考察宪政,其中就包括端方。这个端方总是以镇压人民的小人的形象出现在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中。事实上,他在清朝大臣中已经是改革派人物了。暨南大学是他在担任两江总督时创办的。他也是一位热衷于收藏文物的“专家”。仅以实物收藏国内多件国宝级文物,如:毛公鼎、仿顾恺之《洛神赋图卷》、羊三老食堂铭文、宋陀《化度寺碑》、宋代刊物《资治通鉴》,各一件是国宝。
国家最重要的兵器“毛公鼎”
考察回来的路上,端方前往埃及首都开罗进行公务访问。当时的埃及还不如清朝,对文物的管理很缺乏。开罗的文物市场上,像萝卜、白菜一样的摊位上出售着几千年的珍贵文物。按照古董收藏家的规矩,大家一卖完就去路边摊买。古埃及十九王朝彩棺、古王国时期石碑、古埃及石刻拓片等一批珍贵文物带回国。段方对这批文物十分喜爱,并亲自对古埃及拓片做出了推荐:“古埃及国王和王后的真石刻,是段方吉紫壮兄观察审阅的”。
可悲的是,他生前收藏的文物全部被贫困的子孙变卖,散落各处。幸运的是,这些古埃及彩绘棺材和石碑后来被中国博物馆收藏。
3.镀金铜作家钟
镀金铜作家钟,藏在紫禁城里
这口钟是英国国王送给清朝的。钟形为四层楼阁,铜镀金。顶层的圆形阁内,有两个人偶,可以启动,打开一个卷轴,上面写着“长寿无疆”四个字。第二层是时钟的计时部分。三楼有敲钟人。每当三点、六点、九点、十二点之后,他就会敲响钟声并演奏音乐。
下面的九个是著名的写作机器人——,一个白色的绅士娃娃,单腿跪着,一手扶着桌子。这绝对是一流的复杂设计。只要把毛笔沾上墨,卷起来,作家就在那里。他面前的纸上,写着八个大字:“八方九地来王”。字迹工整、清晰。书写时,机器人的头部会移动。它不与计时部分相连,是一组独立的机械设置。
这件精美的大钟是英国伦敦的威廉森专门为清宫制作的。充分证明了经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英国精密机械制造的精湛水平。
4. 琉球王国珍珠母贝瓷器
黑漆螺钿龙纹长方盒
国立故宫博物院收藏了300多件琉球王国(今日本冲绳)进贡的珍珠母器,包括大型长方形盒子、圆盘和盖碗。其切割工艺精湛,贝母片大而平整,镶嵌图案接缝相对较少,使其显得规则而不琐碎。珍珠母片与底漆紧密结合,光滑如镜。镶嵌图案轮廓清晰,色彩鲜艳。即使过了数百年,它们仍然看起来像新的一样。
故宫收藏的这批琉球漆器是进献给中国皇帝的贡品。其色彩鲜艳,做工精良,深受清宫廷的喜爱。
其中,镶嵌螺形的黑漆螺钿器物有300多件,包括大的长方形盒子、圆盘、盖碗等。开孔技术精湛,贝母片大而平整,镶嵌的图案接缝也比较少,显得规则而不琐碎。珍珠母片与底漆紧密结合,光滑如镜。镶嵌图案轮廓清晰,色彩鲜艳。即使过了数百年,它们仍然看起来像新的一样。
黑漆花鸟贝母盒
盒盖饰有凤凰、牡丹图案,四壁描绘楼阁人物,屋顶祥云环绕,旁有芭蕉、太湖石等。此盒花纹精美,由抛光贝片制成。
黑漆珍珠母云龙纹盘
器物上装饰的云龙图案与我国明清宫廷工艺品上的云龙图案基本相同,仅在细节上有一些变化。
琉球是东海(今日本冲绳群岛)的一个岛国,位于西太平洋。明洪武五年(1372年),琉球国王首次向明帝进贡,琉球成为中国的附庸。这种朝贡关系直到1879年日本吞并琉球才结束。
5、释迦牟尼佛真身舍利
佛教对阿拉伯世界和中国的历史影响深远,凡是与释迦牟尼佛有关的物品都会被视为珍宝。释迦牟尼佛真身舍利被视为最神圣的佛宝。数量非常少。即使在释迦牟尼的诞生地印度,现存的也寥寥无几。
我国收藏的释迦牟尼佛真身舍利是令印度人极为羡慕和敬佩的。
收藏地点包括:北京灵光寺佛牙塔、陕西法门寺、北京云居寺、江苏甘露寺、浙江阿育王寺、杭州雷峰塔。
北京灵光寺的佛牙舍利和塔
简介:释迦牟尼佛的真身舍利——佛牙舍利位于北京灵光寺。世界上仅存两处遗迹。它们于1900年在北京发现,另一颗在斯里兰卡发现。
释迦牟尼佛真身舍利——佛指舍利,位于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山脚地宫内。世间仅存此一株!
此外,北京云居寺、江苏甘露寺、浙江阿育王寺、杭州雷峰塔等都存放着释迦牟尼佛的真身舍利——佛身舍利。云居寺雷音洞(2块,1981年发现)、甘露寺铁塔地宫(数量最多,772座,1960年发现)、阿育王寺舍利殿(供奉阿育王舍利子的舍利塔)寺内佛身是我国现存的19座佛塔中唯一一座,发现于282年)雷峰塔佛发舍利(我国发现的第一座释迦牟尼发舍利)。世界,2001 年3 月发布)
雷峰塔佛海螺发舍利
6、西门子水轮发电机
西门子水力发电机
简介:昆明石龙坝水电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为这座水电站是中国第一座水力发电厂,而这台古老的水力发电机是在清宣统二年1910年从德国西门子和奥地利福伊特公司引进的。非常珍贵,一百多年后仍能完好使用。
7、镀金铜天文望远镜
这架镀金铜天文望远镜是19世纪英国制造的,用于天文观测。它被称为“寻星镜”。属清宫旧藏。
长度为160cm,镜筒直径为12cm,物镜直径为9.5cm,目镜直径为4cm,目镜孔径为1cm。
简介:这是一款镀金铜单筒折射望远镜。不使用时,物镜由盖子保护。其消色差物镜由两片玻璃镜片组成。一种是普通玻璃凸透镜,中心厚,周边薄,边缘厚0.4厘米,抛光良好,呈半透明状;另一种是火石玻璃凹透镜,一面平,一面凹,边缘厚1厘米,镜面颜色微黄。安装物镜时,凸透镜在前,凹透镜在后。两块玻璃镜面的凸凹面完美契合,尽显精湛的工艺。望远镜后端伸出一根37厘米长的目镜铜管。可以通过镜筒右侧的螺栓进行调节。目镜筒可伸缩8cm,用于观察目标时调节焦距。目镜铜管上刻有英文:NEGRETTL ZAMBRA LONDON。此外,靠近目镜的镜筒左上侧还安装有一个长25厘米的小型望远镜。镜头内部有一个十字准线,在观察目标时会产生倒立的图像。
8. 最古老的手写古兰经版本
青海撒拉族手稿《古兰经》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三份手稿之一。卷《古兰经》共三十卷,867页。分上下字母,重12.79公斤。信封采用犀牛皮革制成,印有精美的图案。书写笔画流畅,字体类似阿拉伯书法中的Muharqaq。它是中国风格的,是11世纪以后仿制的。青海省博物馆藏。
青海民族大学副校长马成军介绍,公元13世纪,撒拉族的祖先嘎勒芒、阿合芒从今土库曼斯坦出发,沿着古丝绸之路向东,最终定居在今天的土库曼斯坦。循化县。开启了撒拉族悠久的发展历史。
据当地民间口述传说,加勒芒、阿合芒人迁徙时,牵着白骆驼驮着《古兰经》以及家乡的水土。上图中的《古兰经》是由一头白骆驼驮着的。并于2009年入选为《古兰经》。
青海撒拉学者韩庆功介绍,藏品《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原为当地“格罪”保存。此后,几经波折,目前藏于循化县街子清真寺内,八百年来一直被撒拉族人民珍藏。见证发展历史的沧桑。
9. 镀金铜七正仪
铜镀金七筝,十八世纪,高169厘米,底座直径85厘米。产于英国,清朝皇宫专用。原为清宫收藏。
这款手表由三部分组成:底座、七个政治仪器和时钟。底座是一个六面锥形音乐盒,由6个镀金铜脚支撑。通体覆盖绿色鲨鱼皮,镶嵌镀金铜饰。其中三面设有玻璃展示柜,展示了西方建筑风格的移动机械、农田牧场、赛马游戏等。设备。六足各立一镀金铜西洋人像。座椅内部是齿轮动力系统,负责换尿布装置的转动和音乐的播放。
它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将太阳放置在圆盘的中心并用柱子支撑来模拟太阳系中各种恒星的运动。从内到外,都有控制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轨道的环。每颗星星都固定在带有柱子的环上。其中,地环较宽。地球环两侧分别是24小时计时盘和朔望月历盘。地球周围还有一个月球轨道环。七正盘的外缘是两个相互重叠的大环。内缘有齿,方便操作。上领子是木星的轨道,上面有一个小柱子,柱子向外延伸出一条延长臂。 Jupiter通过立柱固定在手臂的顶部。木星的四颗卫星通过曲臂与支撑木星的支柱相连,可以绕木星旋转;下面的环是土星的轨道,它以同样的方式固定土星及其五颗卫星。
作为一款时计,这款腕表做工精细,装饰丰富,技术工艺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应该是18世纪英国钟表的代表作。作为生动展现哥白尼日心地球动力学理论的天文仪器,这款腕表也被称为“镀金天文地理表”。更重要的是,它对于研究18世纪中西科技交流史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10. 东罗马神像图案镀金银盘
历史上,罗马帝国与中国长期保持着友好交往。据记载,《古兰经》,东汉桓帝延熹九年,罗马皇帝安东尼·皮乌斯派使者到洛阳“进献象牙、犀角、龟甲于童颜”。魏晋南北朝时期,东罗马帝国与中国的交往更加频繁。仅在《后汉书》年间,就有记载东罗马帝国使团曾三次访问北魏。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的刻有东罗马神像的鎏金银盘,是东西方两个古都文化交流的见证。
1988年甘肃省靖远县北滩出土了一块刻有东罗马神像的鎏金银盘,银盘直径31厘米。原本是鎏金的,但大部分已经脱落。盘上满饰浮雕图案,呈三圈排列。外圈饰有交错的葡萄卷草图案,其间栖息着鸟类和其他小动物。中心有一圈浮雕的古希腊奥林匹斯十二神的头像,每个头像的左侧都有一个动物。盘中央高浮雕酒神狄俄尼索斯,倚豹手持权杖。内圈足底部刻有一行圆点文字,可能是大夏文字,有待破译。
11、日本海军中将男鹿庆二郎的剑
抗战时期,国共两党缴获了大量日本军刀,现收藏于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和台北国立陆军历史文物博物馆。其中不少都是顶级的日本古刀。北京军事博物馆藏品中最著名的日本刀是韩连成中将在海南岛缴获的日本海军中将后贺敬二郎的刀。这把剑是宽文九年(1632年)八月铸造的,来自江户。当时著名剑客宗谷驹政的手被日本刀剑界誉为“新刀中的极品”。
韩连成中将
当然,国内还是有一些外国出品的国宝,但一般不多,因为这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特点决定的。这个国家长期以来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但是这个国家的实力适合炎黄人的勤劳和智慧的发展。它不具有侵略和掠夺的本质,奉行“和平为贵”。相反,在一段屈辱的历史时期,无尽的宝藏和财富被列强瓜分!
留在国内的外国生产的国宝,要么是国家赠送的,要么是国际贸易、民族移民等合法所得。这个军事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里陈列的日本军刀,都是侵略者刚刚获得的。国家。奖杯,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用户评论
真没想到藏着这么多世界级的文物!中国真是一个宝库啊,这些国外的顶级文物在我们这里又焕发了几分光彩。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都是历史的见证物吧?希望能有一天有机会去看看这些珍贵文物,近距离感受文化的博大精深。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收藏价值连城的宝贝,这中国还真是藏了一手啊!想来想去还是觉得文化传承最重要,真希望这些文物能一直被好好保存下来!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哇,这些外来的文物都是世界级的呀!不知道国内还有哪些我们不认识的宝藏呢?很期待有更多文物被发掘出来。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写的真是好精美,把所有收藏介绍得清清楚楚,而且还带给我很多历史知识和文化感受。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说实话,这些外国顶级文物要是能留在原来的国家就好了!中国为什么还要收集这么多外国人留下的东西呢?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应该尊重历史的归属吧。国外失落的部分,能不能优先考虑返还呢?毕竟文物是连接不同国家和文化的桥梁。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的标题真是太耸人了!很多收藏都是通过正常的途径取得的,说“出自外国”是不是有点意思?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些收藏反映了中国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对吧?确实很荣幸看到这么多世界级的文物出现在中国展台上。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价值连城的文物有很多不同的评价标准呢。单纯地看价格也不一定能代表其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说的这些文物确实很厉害,希望将来有机会能够亲眼见到它们。博物馆的保护工作做的也很棒哦,应该多多学习它们的经验。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中国收藏这部分西方顶级文物的历史也应被更多人所知道,了解藏品背后的故事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两国的文化交流与碰撞!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外国文物在中国收藏确实是一个复杂的话题,需要多角度思考和分析。文章提到的只是表面现象,还有很多需要进一步探讨的地方。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