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江湖,历经了千百年的盛衰兴废,从群雄并起,到逐渐形成三大主流门派,各成一方势力,清香型代表汾酒为少林派,是白酒界的泰斗;酱香型代表茅台为武当派,初期修炼进境稍缓,而后越发发力;浓香型代表五粮液为全真派,弟子满布天下,称霸武林,实力可见一斑。
除此之外,当然也不乏有独特工艺自成一派的独门密派,董酒代表的药香型;西凤酒代表的凤香型;酒鬼酒代表的馥郁香型......
开山立派,独门秘籍
人类酿酒起源的脉络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盛世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具有亘古千年的历史。我国是酒的发源地之一,也是最早酿造酒的国家之一,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发展长河中,酒与文化的发展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
英雄不问出处,美酒各有千秋,贵州两大宝,茅台和董酒。董酒将酒与中医相融合,酿酒制曲的过程中,添加130多种中药材,采取小曲、小窑制取酒醅,大曲、大窑制取香醅,再将酒醅香醅“串香”而成,练就了“两小,两大,双醅串蒸”的独门秘籍。
虽同处赤水河流域,董酒却能独树一帜,能与酱香型龙头茅台分得半壁江山,鼎盛时期,年销售量甚至远超茅台,建立独立的“董香”体系,实力可谓深不可测。
名门正宗,功力深厚
董字有监督管理、正、深藏之意,遂被广泛运用于生活中,董事长、董事会来形容一个机构最高领导者,和最高的决策机构;"董"字在《楚辞·涉江》"余将董道而不豫兮"中,有正也、威也,有正宗、正统、正派、正根之意,董,可谓正也;古董,是人所珍视收藏的器物;又有酒董,作为酒具的总称。
更深一层,“董”由“艹”和“重”组成,“艹”与“草”同义,而“重”具有数量多的含义,寓意着百草之酒,是“药食同源”、“酒药同源”的传承者。
除此之外,董酒的生产地,董公寺,北靠娄山关,西临赤水河,东南两侧乌江环绕。
娄山关亦称太平关,又被称为黔北第一关,位于遵义、桐梓两县交界处,北距巴蜀,南扼黔桂,为黔北咽喉,是川黔交通要道上的重要关口,为兵家必争之地。清咸丰、同治年间的黔北农民起义,都以全力占领此关。
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与黔军大战娄山关前,经过反复争夺,歼灭黔军两个团,揭开了遵义战役的序幕。两次娄山关战役保证了遵义会议的顺利召开,是我国重要的"红色"基地。往南40公里便是著名的遵义董酒厂。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造就了董酒的这片肥沃的土地。
承璀璨不息,志彼哲匠心,俾其来者识。
董酒,曾在全国第二、三、四、五届评酒会上四次蝉联“中国名酒”称号,并荣获国家金质奖章,其生产工艺和配方在当今世界上独一无二,在蒸馏酒行业中独树一帜,被国家权威部门永久列为“国家机密”。
国学大师饶宗颐及中国武侠文坛泰斗金庸先生品鉴了董酒,赞许有佳,并给予了很高评价。金庸先生还专门为董酒题词:“千载佳酿,绝密配方,贵州董酒,中国名酿”。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抗日战争时期,浙江大学曾西迁遵义。当时浙大教授们为了解当地民情而进行了田野调查,教授们来到董公寺,发现这里的酒水极具风味特色,对酒水的酿酒工艺以及配方进行了解后,发现这里的酒融合了超过130多种纯天然中草药参与制曲,是百草之酒,酒液清澈透明,香气幽雅舒适,入口醇和浓郁,饮后甘爽味长。品董酒,知百味人生。
一个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一个稳定的消费群体,消费群体的形成有利于细分市场,从而减少经营的盲目性,降低经营风险,进而制定正确的营销策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不变法则,市场也得以消费者为基础,深化企业内制改革。
然而,在八九十年代的市场经济大浪潮下,当各类酒企在各显神通,抓住风口,抢占市场,稳定阵营,大刀阔斧改革之时,董酒似乎身处”酱香漩涡,身不由己”,于是另辟蹊径,开启了兼并扩张,不仅兼并了啤酒厂、玻璃厂、彩印厂等,还抛弃了祖传的秘籍,加入了浓香大军,俨然成了全真派的外传弟子,相继推出各类子品牌,更是改变了大众对董酒的认知,固定的消费者群体也是被带到了酱香型的群体。
面对繁杂的内力,董酒本有的生态系统难以消化吸收,导致体态臃肿,功力不升反降,市场优势大打折扣,陷入市场低谷,一度萎靡不振。对自身的定位模糊,造成了自身文不成武不就的尴尬境地。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董酒,作为与茅台、西凤、汾酒等齐名的中国老八大名酒,从1957年建厂,到1963年参加全国第二届评酒会,即跨入中国八大名酒行列,发展迅速,内力是浑厚的。在每一个行业发展的转折期,总有企业抓住机会,实现行业地位的超越,并引领行业新一轮的发展。但也有企业错失机遇,跌落神坛,一夜回到解放前。
“名酒”只是一种认可和标榜,是白酒的一种“背书”形式,谁都可以成为名酒,但并不是所有白酒都能流芳百世,一手好牌并不一定能取得最终胜利,还得依靠企业自身对战略的把控、对市场的洞见、对品质的坚守等多重因素。希望董酒能够定位自身坐标,不盲目跟从。凭借着独树一帜的高品质,树立其健康名酒典范,早日冲破蕃篱,整装再出发,焕发新活力,开启新征程。
用户评论
我就想问问他以前那些经典作品呢?是说现在写出来都是水准下降?我觉得他之前的作品很好啊!可是这篇博文提到的种种感觉确实有些道理啊。。。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董酒的风格本来就偏重于那种张力的表现,近些年更是突出了这种特点。他可能真的是被他自己创造的“风格”束缚住了。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也喜欢董酒的作品,但的确最近几年感觉不太一样了。可能是写多了这类题材的原因吧?总觉得缺少了以前作品的那种纯粹的感觉。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一直觉得走火入魔是一种很可怕的现象,就像一位高手练功到后来会迷失自我一样。董酒的情况就有点像这样,太执着于自己的方式了,结果反而失去了本真。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篇文章很有深度,分析得非常到位!董酒的作品确实有这种“功力深厚却走火入魔”的感觉,让人看得出他自身的挣扎和矛盾。真的很惋惜啊!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难道是作品风格的创新?董酒毕竟是一个优秀的作家,总会有新的突破。也许这只是转型期的一种状态,谁知道未来会出现怎样的惊喜呢?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篇文章不太合适,每个人有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你怎么可以说他“走火入魔”?这不是一种非常主观的评价吗?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董酒的作品我喜欢的不多,但我不反对别人喜欢他的作品。每个人欣赏的东西不同,没必要评头论足。文章里说的那些问题也许是董酒自己的追求,不是我们能评判的。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很赞同博主的观点!董酒的确是功力深厚的作家,但近些年的作品越来越偏离了他的风格,缺少了以前的那种独特魅力。他可能被自己成功所束缚住了,走上了自我毁灭的道路。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始终觉得一个作家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一味追求所谓的“巅峰状态”。董酒的作品经历过许多阶段的变化,他一直在探索和创新,这种不断前进的精神值得我们欣赏。至于说“走火入魔”,我觉得太绝对了。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博主分析的确实有理,但我觉得董酒的粉丝也应该理性思辨。一个作家的作品总会有起伏,甚至会出现一些跌宕的变化。我们需要多关注他的创作意图以及背后的故事,不要一味地停留于表面现象。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对于董酒的作品没有太高的要求,只要能让我看得过瘾就好。文章里说的那种“功力深厚走火入魔”听起来倒是很新鲜的描述方式,有这种新意!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样的评论可能会影响到他的创作热情,毕竟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风格和追求,强加外界的评价会对他造成很大的压力。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艺术家的创造力。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董酒的作品我一直都喜欢看,觉得他很是有才华。他写的文风独特,很有深度,虽然最近几年有点不太一样,但我相信他会找到适合自己的风格。加油!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走火入魔的定义太模糊了,每个读者对作品的感受也不同。也许董酒是想尝试新的风格,这并非什么坏事。艺术本来就是不断探索的过程,我们应该给予他更多的耐心和理解。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一直觉得一个作者最重要的是对自己的真诚表达,无论他的作品怎么样,只要他能做到内在的真实,我觉得就很好。董酒的作品也确实在表达一些深刻的情感与思考,这一点我很欣赏!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从没听过“功力深厚走火入魔”这种描述方式,真是太有意思了!看来这位博主对于文学创作很有自己的见解,他分析的董酒的情况也让我不得不思考一下,一个作家到底应该怎样保持初心和探索自我?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