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揭秘中国历史:卢芹斋——传奇文物贩子与走私帝国之路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巴黎红楼
卢勤斋的身世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令人困惑的话题。据齐来源公司出版的传记记载,卢勤斋1880年出生于浙江名门望族,家族成员既有军政要人,也有成功的商人。然而,由于太平天国运动,卢氏家族逐渐衰落。 1902年,在巴黎从事贸易的卢勤斋结识了张静江,两人合伙创办了一家快递公司。 1908年,他与张静江分道扬镳,成立“来源公司”,专门从事古董经营。
但后来,《卢芹斋传》的作者罗拉女士两次去了湖州,才发现卢勤斋其实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他的原名是卢焕文。父亲因吸食鸦片、赌博而死并破产,母亲自杀。卢焕文还没成年,就被舅舅送到南浔张家当仆人。
卢勤斋(左)与张静江
南浔张氏不仅是南浔有名的“四象”之一,也是全国最富有的家族之一。 1892年,张颂贤一家去世,留下白银1000万两。光绪十五年(1889年),清朝每年的税收收入只有白银8000万两,可见张氏家族的巨大财富。张颂贤死后,张氏分为“南”和“东”。陆焕文进入最强“东一号”。并开始在厨房帮忙做饭。 1902年,东浩次子张静江被任命为法国公使衔参赞,卢焕文被选为家仆,成为他人生的转折点。
卢焕文对自己身世的篡改,体现了他深深的自卑和虚荣。他将与张静江的主仆关系描述为合伙人,甚至将张家捏造为自己的家庭蓝图。直至去世,他从未向法国子女承认自己在中国还有亲戚。
例如,2017年西泠印社春季拍卖会上,一件“商窑局”型号的定窑盖盒以632.5万元成交,这是唯一确认的北宋宫廷瓷器。而其最早的拍卖图录清楚地显示,藏品的主人是从一家航运公司购买的。
1905年北宋御窑盖盒拍卖图录
快递公司管理的文物不仅规格高,而且数量惊人。据他的会计老师李立静回忆,当时他每两个月就要到中国采购一批货物,一年的周转量是六次。他所获得的利润是巨大的,无法估量的。张静江将大部分利润用于资助孙中山的革命事业,甚至变卖海外房产。国民党四元老之一、故宫博物院创始人李玉英在笔记中写道:
有一次,张老师收到开国元勋的电报,催促他汇出一笔较大的资金,他立即召开秘密会议,我也在场。沃禅(张静江的小名)决定卖掉茶馆,用所得的钱来支持革命……”
张静江以极大的热情投身革命,经常回国联系起义。这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还需要大量的精力。公司大部分业务交给了妻子姚辉、姐夫姚书来、卢焕文。在这样的背景下,陆焕文聪明好学,很快在公司里成长起来。他能说流利的法语和英语,并逐渐能够负责自己的生意。但卢焕文没有政治理想,只想赚钱。这种经营理念的差异,导致他与张静江分道扬镳。 1908年,卢焕文在巴黎成立“来远公司”,并更名为“卢勤斋”,经营中国古董,这是他最擅长的。
单飞后,陆勤斋并没有与张静江闹翻。相反,他们保持着极其密切的联系。两家公司经常交流,甚至还帮忙照顾张静江的女儿。卢勤斋很懂得借用张静江的影响力。特别是1911年国民政府成立后,张静江出任中华民国财政部长、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他与蔡元培、吴稚晖、李玉英并称为“国民党四元老”,也与蒋介石结拜兄弟,大力拥护蒋介石上台。因此,尽管国民政府在1913年和1914年颁布了限制古董出口的法律,但卢钦斋仍然肆无忌惮地出售大量高规格的中国文物,只是因为有张静江的强大支持。
张静江与国民党高级官员合影。他坐在中间,红圈里的是蒋介石
当时的巴黎,除了通云、来远之外,还有山中贞二郎、马歇尔·比恩等人经营中国文物。然而,陆勤斋与生俱来的商业天赋和中国人的身份,让他能够用最地道的中国方式寻找货源,另一方面,他也能用西方的方式在巴黎推广和销售古董。他灵活转换角色,将无数珍贵文物倾销海外,赚取了惊人的利润。上海博物馆现藏的一份拍卖票据清楚地记载了1913年涞源公司进行的一次拍卖的详细情况:
总买入价为1,015,185法郎,卖出价为2,049,125法郎,毛利润为1,033,940法郎。
1910年,三十岁的卢勤斋与十五岁的法国姑娘玛丽·罗斯结婚。
在张静江的人脉帮助下,卢勤斋从中国来到了法国,从仆人到职员,再到国际知名的古董商。通过出卖祖国文化,他的前半生完成了彻底的转变。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随着欧洲局势持续紧张,巴黎作为亚洲文物中心的地位遭受重大打击。与此同时,美国作为新兴市场,逐渐取代法国成为全球最大的中国艺术品收藏中心。上海口岸中国艺术品出口数据显示:
1916年至1931年,上海港出口美国的文物总量为723万两,占出口总额的63%;法国位居第二,约110万两,占总量的9.7%;其次是英国,有110万两。大约有两个,占总数的9.6%。
敏锐的陆勤斋此时将自己的商业中心从欧洲转移到了美国。他在欧洲积累的声誉和人脉使他迅速进入美国收藏界,并成为许多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家的供应商。
1923 年,弗里尔博物馆首任馆长约翰·洛奇(John Lodge) 指出:
“除了陆勤斋,这里(美国)没有哪个古董商拥有足够重要的艺术品……我听说他和一个中国政治人物有可利用的关系。所以与其他人相比,他不仅能买到《抵达》并且更容易从中国发货。”
显然,洛奇所说的中国政客就是张静江。借助这份关系,卢勤斋很快在美国打开了无与伦比的市场。甚至可以说,卢勤斋对美国中国艺术收藏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个人影响。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卢勤斋将“昭陵六马”中的“二马”卖给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成为他一生中最大的污点。卢勤斋在此期间出售了无数珍贵的中国文物。陈梦佳编的《美帝国主义劫掠的我国殷周青铜器集录》共收录青铜器845件,其中312件通过卢勤斋之手销往美国。
来源公司达到顶峰的标志是1925年卢勤斋在巴黎建造了红楼。一战结束后,欧洲市场逐渐复苏。卢勤斋活跃于中国、法国、美国,曾在伦敦开设分店。他不断地将货物运出中国,倾销到欧美国家,逐渐成为中国顶尖艺术的代表。可以说,鲁勤斋为自己在中西之间、供销之间赢得了至关重要的战略地位。
“我已经七十多岁了,经营中国古董已有半个世纪了……新中国成立后的政府在上海查封了大量文物,其中包括我最重要的收藏。这使得我意识到我的古董生意已经到了穷途末路,难以为继……因此,我遗憾地决定退出古董贸易行业。
1957年8月15日,患病的卢勤斋在瑞士病逝。
自1908年在巴黎开设来源公司以来,卢勤斋与张静江的运输公司、日本山中商会并称为20世纪初亚洲文物三巨头。要取得如此辉煌的地位,其庞大的国内供应网络功不可没。
在旧中国,上海五马路和北京琉璃厂是一南一北两大古玩市场。它们是当时著名收藏家和古董商的聚集地。卢勤斋在巴黎成立来源公司后,很快就在这两个古董聚集地设立了办事处。
今天的五马路(上)和琉璃厂
上海办事处由吴启洲担任主席,其母亲是张静江弟弟张增健的奶妈,与卢勤斋关系深厚。他们还先后招募了关复初、黄受之、张学庚等人加入公司,他们都是上海古玩界的知名人物。
北京办事处主任由藏书家蒋如藻担任,后由叶树忠、张学庚等人接任。张永昌老师是我国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首批委员之一,被誉为当代玉器鉴定第一人,年轻时曾师从叶树忠,学会了鉴赏瓷器、青铜器、玉器的业务。和其他古董。他回忆道:
北京公司的第一进院主要用来接待普通客人,第二进院是会计室和员工住所,还设有比较考究的会客室,第三进院是仓库。北京公司不做生意,只是负责在北京收购文物,运到上海。
北京和上海两家分公司的负责人都是当时著名的古董商。他们人脉广泛,与国内外收藏家、古玩商、学者有很多接触。比如,鲁迅早年在北京时,曾游览前门外的“赖远景”,与蒋如藻关系密切。王国维还要求来源公司保证儿子在海关的工作。
从1911年清政府倒台到新中国成立,中国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动乱,大量皇家珍宝流入民间。 1912年,“恭亲王”溥伟将宫中除字画外的所有文物以仅34元的价格卖给山中商会。许多没有卖给日本人的字画都落入了卢勤斋的手中。例如南宋画家马和之的《松岩觅句图轴》,元代画家钱选的《观鹅图》等。
元代画家钱选《王羲之观鹅图》
向收藏家直接购买是涞源公司获取文物最重要的渠道之一。
张衡是著名书画鉴赏家,出生于南浔张氏“南豪”。父亲早逝,张衡一直跟着爷爷张士明生活。张士明拥有最好的古籍和金石碑刻收藏,是西泠印社的创始人和发起人。在祖父的影响下,张恒从小就接触过,走过的文物不计其数。而且由于家境富裕,他在购买时往往不考虑价格。其收藏的书画不仅享誉上海,也享誉北京。但令人心碎的是,张衡收藏的字画几乎全部散落,相当一部分通过鲁勤斋销往海外,这让郑振铎感叹“江河散落”。其中包括唐代画家周昉的《婴戏图》等重要文物。
唐代画家周昉《婴戏图》
民国时期,海外古玩市场的旺盛和政府的宽松管理,导致中国大陆盗猎、盗掘活动猖獗。以梨园公司为代表的“洋村”是盗墓贼出售赃物的主要渠道。其中最臭名昭著的就是卢勤斋主持的《昭陵二马》被盗卖。虽然国民政府接连颁布禁令,控制古董出口,但这并没有影响到有着强大政治后盾的卢勤斋,反而成为他鼓吹来之不易的利益,抬高文物价格的筹码。当时,涞源公司的信件、电报经常使用暗码。例如,在1914年6月20日的一封信中,特别提醒: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就不要用希米了,请用吉米或者明玛上豪吧。”
由此可见卢勤斋和来源公司的嚣张气焰。
中国是收藏大国,历代都有不少以经营古玩为生的经纪人。特别是20世纪初,古董经纪人分布在全国各地,将收集到的藏品运送到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的古董聚集地。
鲁勤斋北京、上海分公司每天举办宴会,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古董经纪人提供免费食宿。这样,他们就能获得各地出土文物的最新消息,并获得优先购买优质古董的权利,足见他对中国古董的精通。做生意的方法。据卢勤斋的后人介绍,来源公司非常富有,往往能开出比其他竞争对手高得多的价格。而这一切,都取决于向外国出售国宝所带来的巨额利润。
涞源公司拥有一批专业的寻宝人,下乡采货。卢勤斋在目录《北宋壁画》的序言中写道:
1923年,……一位下乡寻宝的员工告诉我,河南和山西交界处的一座破庙里有一些壁画,我们有机会得到了……
在目录《中国古玉展》中,卢勤斋还提到了公司农村寻宝人的重大贡献。
当然,卢勤斋的国内采购渠道不仅限于以上。这些渠道相互交叉,形成了完善的文物收购网络,从而将藏品源源不断地销往海外。海外出售文物获得的巨额利润,让卢勤斋在国内收购文物时更加富有。如此周而复始,将卢勤斋推上了中国文物走私老大的位置。
不得不承认,陆勤斋在商业上有着出色的天赋。他利用西方的推广和销售方式,将中国文物引入当地市场,取得了前人无法比拟的销售业绩。
20世纪初,古玩界开始流行出版销售图录,陆勤斋也不例外。仅从1915年到1957年,卢勤斋就邀请艺术学者编撰图录34种,涵盖中国瓷器、玉器、书画、青铜器、石雕等各个门类,几乎每年一本。这些目录印刷精美、组织严密,大多由国际顶尖学者撰写。它们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每本画册扉页的中央,都有一个非常醒目的繁体字“鲁”字,这既是鲁勤斋的姓氏,也是公司的商标。
《中国古代玉器展》 目录扉页
不仅如此,卢勤斋还积极提供自己的藏品供学者研究,并在其他方面不遗余力地提供帮助。 《欧美重要私人珍藏远东艺术陶瓷》、《中国玉器三千年》等重要专着均收录了卢勤斋的藏品。这一切,都对陆勤斋的古玩销售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
鲁勤斋来源公司出版的目录类别比例表
工业文明兴起后,欧美国家十分流行举办博览会,展示各国经济、文化、科技成果,进行贸易。 1905年比利时列斯国际博览会上,卢勤斋作为快递公司代表,不仅担任中国评奖委员会委员、茶类副议长,还获得了清政府的荣誉嘉奖。尝到好处后,卢勤斋在随后的创业生涯中开始不断以展览的形式推销自己的产品。《艺术新闻》 1931年1月7日头版高度评价卢勤斋的展览:
”囊括了中国艺术的方方面面,从新石器时代的壶到17世纪的漆屏。他精选了各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艺术作品,让美国收藏家和学生能够一睹人类文明的辉煌,对历史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
1934年,卢浮宫举办“中国青铜器展”。卢勤斋积极参加展览,并结识了傅振伦等故宫博物院派来的学者。付贞伦在日记中回忆道:
“苏州的古董商陆勤斋还参加了伦敦的文物展览推销,还无耻地告诉我他偷来的展品原价卖给了外人。比如,一尊两只羊的大型铜像商代的,高45.5厘米,以4000英镑的价格卖给了乌莫沃普拉公司……”
二十世纪上半叶,传播信息的最佳工具是报纸。当时有关亚洲艺术的报纸主要有《艺术新闻》、《纽约时报》、《帕纳索斯》、《东方艺术》等。卢勤斋明白,这些重量级专业艺术期刊上的文章将转化为可观的经济价值。因此,鲁勤斋的每次展销都伴随着新闻媒体的大规模报道。
1924年12月5日,鲁勤斋举办“鲁勤斋公司中国古代青铜器收藏展”。 12月13日,他在《艺术新闻》上发表文章,宣布商代青铜鹰像被美国大使馆购买。由瑞典大使罗伯特·布利斯老师购买。
“外交官购买中国古代青铜器”新闻页面
卢勤斋经常向博物馆捐赠藏品,显得十分慷慨。因为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优秀的广告,目的仍然是为了带来更多的销量。
1916年,卢勤斋向波士顿美术馆捐赠罗汉立像。捐赠的附加条件是,平台上应放置一个永久可见的大标签:“纽约来源公司卢勤斋的捐赠”。 1935年,罗进财向大英博物馆捐赠一尊隋代阿弥陀佛像,高约6米,重20吨,条件是要注明:“罗进财公司提供”。
大英博物馆收藏的隋代阿弥陀佛像
1947年,著名考古学家陈英嘉在美国呆了一年,写出了《美帝国主义劫掠的我国殷周青铜器集录》一书。陆勤斋在陈梦佳的整个调查过程中提供了最大限度的帮助。或许是受到陈梦嘉的感动,卢勤斋最终答应了学者的请求,将战国青铜器“令狐君赫尔子壶”捐赠给清华大学文物陈列室。这是罪孽深重的卢勤斋为数不多的一次洗白自己的行为之一;这是陆勤斋内心冲突与纠结的反映;这也是陆勤斋向国内博物馆捐赠的唯一藏品。
令狐君赫子壶
2012年,在纽约苏富比“中国重要瓷器及艺术品”拍卖会上,陆勤斋收藏的一件东周青铜蜻蜓纹壶(“陈侯壶”)以153.85万美元成交,位居拍卖行前列。青铜器。该类别中的最高价格。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艺术品是如何被欧美收藏家所接受的,又是如何逐渐与西方重要藏品的价格保持同步的?不可否认,卢勤斋这样的商人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东周蛇纹青铜壶
所以有人说,卢勤斋启发了西方对中国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西方各个博物馆里的中国艺术品就像无声的宣传使者,传播着灿烂的中国文化。但我们应该看到,在新老政府的多重禁令下,卢勤斋继续走私大量珍贵文物。他的本质目的是赤裸裸的功利行为,与保护文物无关。
卢勤斋临终前,虽然承认自己造成了大量珍贵文物的散落,但他仍然为自己辩解说:
“我确实很羞愧,因为我是这些国宝流失的根源之一。但我唯一高兴的是,这些文物没有一件是在公开市场上购买的,而不是与其他买家竞争。” ”。
或许,陆勤斋临死前,内心是有愧疚的。但他那顽固的虚荣心,依然让他死死抓住最后那片可怜的遮羞布。 “丈夫必须承担他的不幸后果,让玄渠为他的子孙后代买单。”陆勤斋的所作所为,让他和五梅村一样,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后人的辱骂。
卢勤斋的一生是中国近代文物外流的缩影。在最困难的时候,他跨越大洋两岸,将大量的中国文物运出祖国。他割裂了中国文化的传承,给中国文化遗产、中国考古研究、中国文物鉴定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这是个人的悲剧,也是中国的不幸。
《清末至民国文物外流之原因分析——以上海古玩市场为观察中心》
《古画留真——美国中国绘画接受史中一段隐没的历史》
《伦敦中国艺展始末》
《拍卖图录引出的故事——卢芹斋与來远公司》
《关于昭陵六骏被盗真相的几个问题》
《卢芹斋文选》
《海外中国青铜器图录》
《中国拍卖古文献目录》
答: 答案可以是卢芹斋。 他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文物贩子,以其庞大的文物走私帝国而闻名。 从清末到民国时期,他通过各种手段将大量的珍贵文物从中国流向海外,对中华文明的传承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282 人赞同了该回答
答: 他的行为影响了整个国家历史文化进程。 卢芹斋的文物贩卖让许多国宝遗失,造成难以弥补的资产损耗。 他的故事也提醒人们要更加重视文物保护和抢救工作,阻止更多珍贵文物流出国门。
39 人赞同了该回答
答: 卢芹斋利用各种手段运作自己的文物走私帝国。 他通过伪造文书、贿赂官员、甚至巧妙地将文物藏匿于日常用品中,成功规避了当时的法律监管。 他还建立了一套完善的销售网络,将中国珍宝运送到海外,特别是欧美市场。
258 人赞同了该回答
答: 与此同时,他还积极结交权势人物,为自己赢得更多的保护伞以及资源支持。 他在文化领域也有涉足,组织展览或写一些有关文物的文章,以此来洗白自己的形象,并进一步扩大其影响力。
142 人赞同了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