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时代大溪文化陶器初探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9-15 11:58:40

主要分布在长江三峡和江汉平原一带,因1958年在四川巫山大溪附近首次发现而得名。湖北宜昌、宜都和江陵等地也发现有类似的遗存。目前经过正式发掘的遗址主要有巫山大溪、宜昌中堡岛、宜都红花套、京山油子岭,澧县三元宫等。

大溪文化筒形彩陶瓶

关于它的年代,从宜都红花套遗址的地层关系来看,其相对年代比屈家岭文化早。根据近年来的考古发现,大溪文化虽然与屈家岭文化彼此在主要分布地区有所不同,但在三峡以东的秭归、宜昌、宜都、江陵、松滋等地都有交错分布现象。由此推断,可能后者是继承前者的因素而发展起来的。

当时的经济生活从出土的石斧、石锄、石镞和骨矛等生产工具以及鱼骨、兽骨的堆积情况来看,人们除了经营原始衣业之外,也进行渔猎生产活动。陶器为手制。

大溪文化的陶器以红陶为主,其次是灰陶与黑陶,在个别遗址内还出现过少量的白陶。陶土中掺加石英末或碎稻売,烧成后变为黑炭或出现大量孔隙。黑陶烧成温度一般较高,有的器壁很薄,表里一色,有的表面黑色而胎体却是灰色。红陶有的表面红色,而口沿和器里却是黑色,器物上部或表面往往施加红色陶衣,而胎质有的呈灰色或黑色或红黄色。采用手制,口沿部分有的经过慢轮修整。有的陶罐的口,腹,底三部分是接合而成,少数器物里面还留有泥条盘筑的痕迹。

这个时期陶器多为素面或磨光,少数饰有划纹、弦纹,篦纹,截印纹附加堆纹或镂孔等。此外还有少量的彩陶和朱绘陶。彩陶多为细泥红陶,主要用黑色彩绘,间有少量加以红彩,多绘于器外,只有个别器物里外加彩。纹饰比较简单,有波浪纹、弦线纹、横带纹,齿形纹、人字纹,菱形纹,竖线纹、几何纹以及变形旋纹等。朱绘只见于部分黑陶。

大溪文化陶器已大量应用圈足,以筒形彩陶瓶、双腹杯、簋形器及深腹豆等最具有代表性。(图版2-이常见器形有杯、碗、钵、盆、罐、壶、瓶、豆、釜、鼎、簋、盘、器盖、器座等。其他还有制作精美、刻加花纹的陶球等小型器物。

大溪文化镂空几何纹彩陶球

用户评论

素颜倾城

没想到咱们家乡的大溪文化还留下了这么精致的陶器!看完文章感觉一下子穿越到古代了,真是让人惊叹不已啊。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墨城烟柳

这个大溪文化的陶器风格很有特点,我觉得这种装饰纹路非常巧妙,充满了艺术气息,希望专家能进一步研究解析这些纹路的寓意。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要变勇敢℅℅

终于找到些关于大溪文化的信息了!我一直对新石器时代感兴趣,尤其是在我的家乡附近发现了这种文化遗址,现在看到这份研究成果真是太棒了!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北染陌人

说真着,看了这篇文章我感觉有点失望啊。作为学考古的来说,我觉得文章介绍的比较 superficial ,并没有深入的探讨大溪文化的内涵和对中国文明的影响。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有你,很幸福

这篇初探的文章只触及了大溪文化陶器的表面元素,更希望研究者能从这些陶器身上挖掘出更多关于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和社会组织结构的信息!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念旧是个瘾。

大溪文化的陶器如此精美,它与其他新石器时代遗址相比有什么不同呢?希望能做个比较分析呀。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败类

文章说得很有道理,这种“初探”往往能开启更深入的研究方向!期待后续研究成果能让我对大溪文化有更清晰的认识。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蝶恋花╮

感觉这篇文章只看到了陶器的表面,对大溪文化的内涵和意义缺少了深入的探讨。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墨染年华

我对新石器时代一直充满好奇,希望更多人能够关注这种文明史的研究,为我们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历史提供更多的线索!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苍白的笑〃

文章内容比较基础,对于已经熟悉大溪文化的读者来说可能没多大意义。建议作者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心亡则人忘

希望以后能有关于大溪文化陶器制作技术的介绍,以及这些陶器在当时社会中的应用场景和价值,这样更能让我们对大溪文化有一个全面的理解!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莫飞霜

作为一名爱好古文化的学生,我非常感谢作者分享这篇文章!希望能看到更多与大溪文化相关的研究工作!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蔚蓝的天空〃没有我的翅膀

为什么现在考古专家很少对新石器时代文明进行深入研究呢?我希望越来越多的资源能投入到这个领域,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祖先的生活方式和文化遗产!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断桥残雪

这篇文章介绍的还比较全面,能够概括大溪文化的特点和现状。对于想要了解大溪文化的读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入门文章。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本栏阅读

阅读最多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