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如何送礼,送什么样的礼,决定了你的人生格局和高度

来源: 网络
发布时间:2024-08-13 18:59:08

我国自古是个礼仪之邦,礼尚往来的观念篆刻进人情社会的骨子里。结婚、生子、升职、加薪、乔迁,凡是与人情世故有关的社交互动,都逃不开一个“礼”字。

送礼见情商,多少交情一断于送礼,有多少交情成于随礼,一份简单的礼物背后,包含的绝对不仅仅是情感的交流沟通,也代表了自己对对方的态度。

心理学教授窦东徽曾经说过:礼物的价值由三个方面构成:物品本身的价值、礼物的使用价值和寄托在礼物中的情感附加值。”会送礼的人,可以轻易拉近自己与他人之间的距离,而一个不会送礼的人,往往很难打通关系,自然也会丧失很多机会。

无论是友情还是爱情,任何一段能够长久维系的关系,都需要用心去经营,互送礼物就是十分直接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一个在社会上久经磨炼、通晓人情世故的人,不会在送礼上犯低级错误。人情练达皆学问,一个目光短浅、只看重自己短期利益的人,尤其是在人情社会当中,是很难有大突破的。真正有格局的人,懂得在当下抓住机遇,积累资源,不会只看重眼前的利益,懂得舍小博大。

而一个人想要在社会上打拼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想要受到别人的尊敬,决定你能走多远、你事业的天花板的,往往不是你的能力和努力程度,而是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和人生格局。

所谓“财聚人散,财散人聚”,送礼物看似是一件仅凭个人喜好就能决定的事情,但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才更能准确地反映一个人的真实人品。谁也不希望自己庸庸碌碌过完一生,格局决定了我们日后社会地位的高低,而学会送礼就是处世之道中十分重要的一点。

生活中,许多人会通过随礼来结识朋友,增进感情,表达关心。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送礼事实上是个循环,今天你送给别人一份礼物,明天这份礼物会以不同的方式回到你的身边。但由于每个人的性格不尽相同,对送礼的看法也不一而足,所以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在送礼物这件事上掌握分寸、游刃有余,既成全自己又顾及他人。

“窥一斑而知豹,落一叶而知秋”,在送礼这件你来我往的人情往来之中,一个人的修养和层次,体现得淋漓尽致。清朝红顶商人胡雪岩,就是一个深谙送礼之道的人。在其事业辉煌的时候,曾经有位陌生人突然登门造访,他想要低价变卖自己的房产,以解燃眉之急,因为和胡雪岩同为生意人,或许能够理解其在生意遇到困难,资金周转不灵时候的窘境,所以才不得不以自己唯一一套房产换取欠款。

胡雪岩听他说完了资金用途的来龙去脉之后,没有趁人之危狠赚一笔,而是按照市场价格购置下了他的房产,还说道:“我只是暂时替你保管家业,待你东山再起时,相信你会赎回去的。”后来这个人和胡雪岩成为了生意场上亲密无间的合伙伙伴。

由此可见,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个成熟的人,更看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和关系长远的发展,而一个浅薄的人,只会看重自己眼前的蝇头小利,他们只盯着“看得见”的利益,只攀爬达官显贵的家门,这样的人注定在事业上不会有太大的成就。

而真正拥有大格局的人,他们放眼长远,看见一片空地,就想象出了整片森林。古典小说《红楼梦》中也有一段关于送礼的描述,贾敬过生日,交好的同僚府邸都来随礼,贾蓉负责接礼。他按照各府的礼单,一一登记造册,再写谢帖让送礼的人带回去,还要拿些银两赏给送礼的人。贾蓉说:“你要知道哪一家送了什么,以便日后回礼的时候,礼数能相当。不能人家送多了你送少了,人家送少了你送多了,这是做官人家最重要的一个档案,是礼尚往来的关系。”

事实上,不仅仅只是做官人家,在我们当前这个流动性很强的人情社会当中,真正情商高的人走到哪里都能结四方之友,

事实上,不仅仅只是做官人家,在我们当前这个流动性很强的人情社会当中,真正情商高的人走到哪里都能结四方之友,受到大家的欢迎和称赞。有些人把送礼物看作是一种讨好和巴结,但在善于送礼和乐于送礼的人看来,送礼与功利无关,而是因为珍惜自己与对方的情分。

你的敷衍和无视,你的虚伪和奉承,都会变成行走路上的绊脚石;而你的体贴与周全,你的真诚与善意,都会变成前进路上的登云梯。人生是一个觉悟的过程,人与人之间的联结,不能只靠虚无缥缈的感情维系,如果想要结交比你更高层次,比你更有实力有能耐的人,比你更有钱的人,送礼往往是敲门砖。

对于自己人际关系网当中的人大方,是一个人成熟的表现,有的人把送礼看作花钱,可真正有智慧的人会把送礼看作投资。

初入社会的人也会把送礼看作是一个即时收益的任务,但对于那些久经沙场的老手来说,送礼就是送礼,送的时候别无所求,如果把求人的目的直接讲出来,就显得明码标价,反而破坏了送礼的心情,显得急功近利。人际交往也是相似的道理,不能现用现交,虽然这样的社交可能在你看起来有一些功利,但空口无凭的感情也难免会让别人觉得虚伪。

送礼,本质上代表了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一个人的格局和层次就隐含在送礼的过程当中。我们处在人情社会的传统当中,不可能隔绝社交过着遗世独立的生活,古语有言“不敬他人,是自不敬也”,一个人如果想要在社会交往中受到他人的尊敬,首先要学会的就是以礼待人。而一个通晓人情世故的人,送礼的格局,通常也决定了一个人日后发展的上限。

编辑 | 好运来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Prochaska, J.O., DiClemente, C.C., & Norcross, J.C. (1992). In search of how people change: Applications to the addictive behaviors. American Psychologist, 47, 1102-1114.

用户评论

秒淘你心窝

我觉得这篇文章观点很扎实!送礼物确实不是表面上的金钱价值,而是关怀、理解和真诚传递的意图。送得精妙的礼物不仅能表达心意,还能拉近人与人的距离,甚至改变关系发展方向。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清羽墨安

怎么说呢,我倒觉得这太夸张了,直接说送礼决定人生格局和高度未免有点耸人听,礼物只是个小小的事物,主要还是看个人的努力和能力吧!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爱到伤肺i

我一直都比较在意送礼物的时候这份 tâm意。有些朋友送的非常贵重,但完全不懂我的喜好,反而让我觉得不是那么舒服。相反,朋友送我的一份简单的,贴心小件,却让我久感溫暖。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歇火

说的对!小时候经常听妈妈告诫"不能看礼物的价钱、在于心意。"现在长大了理解这个道理更深了,送给朋友和家人的礼物,用心挑选最合适的那一份,才能表达你真实的感受和祝福。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oО清风挽发oО

我是一个很重视送礼的人,但我觉得文章里提到这种"格局和高度"的概念有点抽象吧。也许我们可以从一些具体的情境出发来解释,比如什么样的礼物能体现亲密关系、友谊等?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安好如初

这篇文章让我对送礼有了新的认识,原来不仅仅是形式上的东西,更关乎我们的情感世界和人际关系。我会试着在这方面多加思考,送出更有意义的礼物,去感化彼此。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久爱不厌

感觉文章有点过于主观了吧,你认为送礼能够决定人生格局和高度吗?我个人觉得这是个复杂的问题,除了送礼物本身以外,很多因素都会影响一个人的成才之路。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烟消云散

其实无论是什么样的礼物,重要的是要表达自己的心意,真诚地传递友谊、爱和关怀,我想这份心意才是最宝贵的。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拥菢过后只剰凄凉

我更倾向于认为,送礼应该是一种双方都能感到愉快的交流方式。如果过于注重 Geschenk's value, 反而会让彼此之间产生压力,影响亲密关系。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雁過藍天

这篇文章很有启发性!让我更好地理解了礼物不仅仅是一个物品,它更是承载着情感和价值观的一种表达模式。我将尝试在未来的送礼生活中更加用心、真诚地去做好每一次选择!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回忆未来

我也同意文章提到的观点,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送礼时的心意。如果一个人完全是为了攀附权势或者炫耀个人财富而送礼,那么这种所谓的高格局和高度反而会显得虚伪不堪。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绝版了i

我认为送礼是一种文化习俗,不同国家和民族的礼物文化也不同。应该尊重每个人的选择,避免过多的解读和评判。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闷骚闷出味道了

我觉得这篇文章有点过于浪漫化了送礼的行为啊!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送礼只是为了应酬或者维持表面关系,与其说它决定人生格局,不如说是社会的一种惯例吧!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栀蓝

作者应该举例说明一下,什么类型的礼物能体现高格局和高度?比如哪些品牌、材质、款式是合适的?这样才更容易理解你的观点。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你瞒我瞒

我觉得送礼是一个艺术,需要根据不同的场合、对象、关系来进行选择,才能真正起到表达情感和加深友谊的作用。文章中提到的一些想法可以作为参考,但每个人的审美和需求都是不同的,所以最终的选择还是要看自己。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一个人

我个人认为礼物本身的价值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送礼的人的心意和真诚。也许一份简单的卡片,附带一句暖心的话语,比昂贵的饰品更能打动人心!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櫻之舞﹏

这种说法有点绝对吧?我想人生格局和高度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而礼物只是其中一个很小的一部分罢了。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有些人,只适合好奇~

我支持文章的观点,送礼是一个很好的沟通方式,能够表达你的关怀、理解和尊重。用心挑选一份合适的礼物,不仅能提升对方的心情,还能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本栏阅读

阅读最多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