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anjiu.com讯】有中国会展业“外联平台”之喻的第十届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CEFFCO)1月10日在江苏无锡继续举行,尽管有眼下中国政府“新会风”、“国八条”的政策约束,这个首次选择在三线小城市举办的“商人们的聚会”依然吸引了约600多位海内外来宾,企业家们不吝自掏腰包唱起主角,请来政府官员当观众,形成了一道区别于普通政府会议模式的别致风景。
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是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国际展览业协会等主办的中外会展业交流会,发起的初衷是为了给中国会展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寻求渠道,同时也为国际会展企业进入中国建立平台,因此,它的与会主体是来自全世界各地的操办各类展览的商界精英。
“报名参会需要数千元人民币,或许参会的人不是来学知识,而是为了混脸熟、拉关系,但不能否认这也是一种真实的需要,说明中国的会展产业正在从以往的政绩工程走向市场,变得成熟”,在一个围成巨大扇形的会议室内,国际大会及会议协会亚太区主管哈米德面对着座无虚席的人群这样表述。
有趣的是,在他刚摘下话筒的一刻,等待他的确实不是求教问题的虚心听众,而是一位操着熟练英文请求交换名片的中国企业家。
因为有着社会经济“晴雨表”的特殊寓意,会展产业长久以来在中国不可避免地成为一种以政府主导唱戏的政绩工程,政府一掷千金,搭台唱戏,比比皆是,但2013年以来,在中央各项改革措施下,政府正从“主角”变为“观众”,在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副会长潘建军眼中,这样的转变有着特殊的意义。
据相关统计,2013年全国共举办了3021个展会,多项指标增长率超过10%,在政府务实作风背景下,会展产业链上一些相关企业受到冲击,增速放缓,但许多专业性强、国际化水平高、品牌影响力大的展会保持稳步发展,产业转型获得了初步成效。
“转型”已成为当下中国会展业发展的关键词。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陈泽炎表示,一个重要表现是综合大型展览逐渐向专业细分类转变,如无锡这样的二三线城市开始结合本身的特点培养展会项目,政府直接操办转变为购买服务,一些民营企业迅速起步壮大。
随着政府职能的深入转变,国内会展业将继续保持转型升级趋势,优胜劣汰将更加明显;但企业若能提高自己的主动性,及早瞄准市场,将是做大做强的最好机遇。陈泽炎称,从这个角度考虑,就不难理解像CEFFCO这样的会议,为何能吸引如此多的观众。
“也许政府的经费在减少,如今吸引不太赚钱的国际会议变得困难,但是今后中国会展企业的壮大,需要用国际社交来拓宽业务”,身为国际会议组织高管的哈米德在演讲同时不忘“诱惑”着他的客户,显然在收到那张名片后,他的计划已迈出了成功的一步。
用户评论
这几年中国会展行业确实做了很多努力,越来越重视新科技和高质量的体验,真希望这种积极发展的趋势能一直持续下去!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转型是必须的,传统会展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需求。不过具体成效还需要时间去观察,期待看到更多实打实的进步!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很多大型展览会现在都加入了智能科技元素,体验感确实提升了很多,中国会展行业真是在奋勇前进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一些传统中小企业来说,数字化转型可能有点难度更大,希望政府能出台更多扶持政策,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新模式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一直在关注中国会展产业的发展,这次文章的内容让我很振奋!看到行业越来越重视创新和合作,未来一定会更加繁荣昌盛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转型之路肯定有很多挑战,需要企业不断学习和适应。但总的来说,我觉得中国的会展产业还是充满活力的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会不会这些新的模式只适合大公司?中小企业如何才能在转型中获得更多机会呢?希望会有专门针对他们的政策支持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转变虽然初步取得成效,但我认为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中国会展产业要继续突破创新边界!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中国的会展产业规模很大,但是专业化程度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很多展会缺乏针对性的主题和内容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最近去参加了一个线上会展,整个流程很便捷高效,未来会不会越来越多线下会展转为线上模式呢?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转型需要时间和努力,相信中国会展产业一定会越来越好!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有些传统会展元素还是不可替代的,比如面对面的交流、现场观摩体验,希望未来的发展能够兼顾线上线下融合模式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说转型初步成功,我觉得还需要更多的数据和案例来佐证,才能更客观地评价这次转型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转型方向很明确,关键是要坚持下去! 中国会展产业一定会越走越好 。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如果想要吸引年轻一代的游客,还需要更加注重创意性和互动性,例如结合更多网红元素和游戏环节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期待未来能看到更多创新形式的中国会展!希望它能够成为全球的典范。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